第0211章:幸福的烦恼,外来人口分流之策



    又一日。

    韩琦与三司度支判官苏辙一同来到了垂拱殿。

    这二人同行,显然是要汇报关于超级市场汴京汇的事情。

    赵顼推算了一下时间,按照计划,汴京汇应该再过十余日就能开业经营了。

    苏辙率先开口道:“官家,汴京汇预计再有十日便可全面完工,施工过程一切顺利,共有摊位864个,每个摊位大小约占一分地。租金将按照一日六十文计算,租期设定为两年。”

    赵顼微微点头。

    一分地约合六十余方,不大不小,刚好合适。

    而租金,则是便宜到了极点。

    在保康门街与云骑桥东附近,随便租个五六十方大小的铺子,至少一日也要二百文钱,还是有价无市。

    而汴京汇定为一日六十文一个摊位,乃是为了贴补商贩。

    当然,不是所有的商贩都能享受这种好处。

    三司早就拟定的有规则。

    首先,入驻汴京汇的摊贩不能拥有商铺,不能在汴京城内拥有住宅,这是保证穷苦百姓优先。

    其次,所做的买卖,无论是卖饼还是贩鱼,都必须在汴京城拥有一定的好评,老字号与口碑颇佳者优先。

    最后,三司还会调查摊贩的品性、家庭成员,以及是否适合入驻汴京汇。

    比如都是卖白肉烧饼的,有十家符合标准,汴京汇最多选择两家。

    像一些卖珠宝、玛瑙、名人字画的,就更不符合汴京汇的调性了。

    朝廷设立汴京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汴京城的拥挤情况,让流动摊贩变成固定摊贩。

    里面所售物品,皆为中低端的接地气物品。

    也保障汴京汇能成为汴京城中烟火气息较浓的一个特色场所。

    想买奢侈品,去一品楼。

    想品尝特色美食,去杀猪巷。

    想购买各种生活所需用品或看一看汴京城的市井生活,体验一下烟火气,那就去汴京汇!

    苏辙接着说道:“十日前,百姓开始向三司申请摊位,令臣没有想到的是,符合规则的竟然有六千多家。臣在三司使的授意下,开始增设条件,从摊贩经营的年限,卫生程度、盈利情况、可复制情况入手。筛选了一拨后,还有两千余家,当下的汴京城,流动摊贩实在是太多了,并且还在陆续增加中。”

    一旁的韩琦补充道:“不止是流动摊贩,这大半年来,汴京城涌入的百姓数量,几乎超过了前两年的总和。再这样下去,汴京城真的容纳不下了!”

    赵顼有些哭笑不得,这还真是个幸福的烦恼。

    汴京城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人了!

    苏辙继续说道:“臣努努力,可以继续增加入驻汴京汇的条件,预计也能筛选出最好的864家,至于剩下的商贩,只能让他们继续流动经营了!”

    苏辙停顿了一下:“官家,臣认为汴京城确实该撵一撵人了!”

    汴京汇商贩筛选事宜,苏辙是完全可以做主的,无须向赵顼汇报得那么仔细。

    他与韩琦一起前来,乃是要通过此事,向官家禀报,汴京城的人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隐患。

    若不及时处理,未来会横生出更多麻烦。

    这时,韩琦紧跟着开口。

    “按照当下的趋势,不出一年,汴京城人数便会超三百万人,恐怕建十个汴京汇也不行。臣与三司官员商讨后,一直认为,使得汴京城人数下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汴京房价,内城和外城都至少要在如今的房价上再翻一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