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栀子花开呀开,凉拌清爽又去火



  洗完澡的易辰,微微打开半扇窗户,听着窗外秋雨“哗哗”落下,“啪啪”敲打着窗玻璃的声音。

  二楼的卧室里,弥漫着一股栀子花的清新淡雅的香味,秋风吹进卧室,香味时不时飘过易辰的鼻尖,芳香沁人。

  前几天一个下雨的傍晚,易辰吃完晚饭,走在古镇老街上散步。

  老街马路两边,种满了一排排的栀子树。

  秋风细雨过后,枝头的栀子花,掉落满地。

  栀子树下,不少阿姨大婶,都一手拿着塑料袋,弯腰蹲着,在捡拾掉落到地上的栀子花。

  想了半天他还是不明就里,心里嘀咕,虽然洁白的栀子花掉在地上挺可惜的,不过捡回去能做什么?

  “阿姨,你好,捡这个花是干嘛的?用来插花吗?”

  听到易辰询问,一位齐耳短发的阿姨,热心的给他解答起来。

  “这个栀子花可不要浪费了,带回去可以做菜吃。”

  易辰还没反应过来:“这个花可以做菜?”

  阿姨往他手里塞了个团成一团,湿哒哒的塑料袋。

  “小青年,你也装点带回去,明天一早环卫工人就要全部扫走啦。”

  他把塑料袋抖开,提了提牛仔裤,也蹲在一棵栀子树底下,捡起了花来。

  旁边的阿姨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闲聊着。

  “这花捡回去,先放在清水里泡着,再撒一点点的细盐,泡在水里的时候,早晚各换一次水,到时候满屋子的花香,比那外国香水还好闻呢。”

  “等泡了几天以后,花瓣颜色变深了,就用水焯一下,拌着吃。”

  听着阿姨传授的经验,易辰才知道洁白曼妙的栀子花,不但有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还可以作为一味食材。

  不知不觉间他就捡了满满一袋的栀子花,拎回了家。

  这几天,照着热心阿姨说的,易辰把栀子花泡在茶几上的大玻璃碗里。

  果然在栀子花泡水的期间,卧室里都是清新怡人的花香。

  玻璃碗里,片片花瓣,洁白如玉,泡在清水里,晶莹剔透。

  今晚看了一下栀子花花瓣,已经变成了淡褐色。

  栀子花一年只开一次,就这样扔了有点可惜。

  回忆了一下阿姨说的做菜方式,他打算试一试,让这栀子花物尽其用。

  易辰把变成淡褐色的栀子花花瓣,从清水中捞出,沥干。

  去到厨房,拿出一个小锅子装上半锅水煮沸,接着把花瓣放入沸水中稍焯一下。

  然后把绵软的栀子花沥干,不留多余的水分装盘即可。

  根据自己的口味,淋上些香醋、香油,撒上点姜丝、葱花、胡椒粉轻轻搅拌均匀。

  配着白色的瓷盘,浅褐色的栀子花在浅盘中舒展开来,上面点缀着零星葱花和丝丝缕缕的姜丝,几种色彩互相映衬,真是好看。

  易辰迫不及待的夹起一筷子吃了起来,栀子花绵软而不失清香。

  自己特意在调味汁里加了少许胡椒粉,又使得一股辛香若隐若现地浮动在唇齿之间。

  夜晚昏昏欲睡的味蕾一下子就苏醒了过来。

  易辰听着窗外秋雨绵绵的雨声,一个人怡然自得的品味着凉拌栀子花的清香爽口,真是“花不醉人人自醉”。

  让人惋惜的是,现在天气已经入秋,路上的栀子花都基本已经凋谢殆尽,想要再品尝一番,恐怕就得等上明年了。

  盘子里的栀子花转眼就一朵不剩,易辰斜躺在沙发上,拿出手机,给跑山猪老板杨师傅发了个短信。

  “杨师傅,明早给我送货,麻烦再加一块五斤左右的五花肉,要靠近前腿的五花,肥瘦均匀,谢谢。”

  自从易辰获得了系统的食材鉴别能力,他尽量活学活用,常去菜场逛逛,了解不同食材的优劣与区别。

  而且系统还会对他做出的菜品进行评分,让他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可以再此基础上加以改进。

  消息发送完毕,易辰切换着电视频道,打算看会球赛的转播。

  就在他开始打起哈欠时,手机一下子响起了密集的信息提示音。

  拿起手机,一看是杨师傅把他拉到了一个聊天群里。

  群名称:“金陵菜场订购事宜协商”。

  信息提示里杨师傅又发来了私信,易辰点开一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