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战略-第3/4页



战略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结果才能证明战略的对错。

詹涛不见得对基础业务都懂,但对战略层面的理解却极为深刻,有很强的宏观思考能力,见多识广,眼光独到。

高玉丰说:“有个问题我一直没有很好的答案,一旦我们搭建起网络电商,线上和线下如何互洽,会不会非但没有互补,反而形成了竞争关系。”

这个问题抛出来,也说到了大家的心里,电商会不会分流顾客,导致原本要到实体店消费的群体都去网上消费,那可就影响了实体店的销售业绩了,甚至把一部分的客流导流到其他的电商平台也不是没可能。

李想想道:“我觉得既然电子商务是一个大的趋势,那么不管我们做不做电商平台,这些客户都会去线上消费,不到鸿源的网上商城也会去其他的平台,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有些消费品类是无法线上进行的,比如我想和皎皎、晓逸一块约个饭,不可能线上吃饭吧,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线下实体店的品牌要做优化,尽量选择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品牌,或者强化社交属性的品牌。”

詹涛几乎都要为李想想鼓掌了,这个女孩子于人情世故方面尚且让人觉得青涩懵懂,但是分析问题的时候,眼光独到,思路清晰,讲的也透彻。这时候不禁想起另一位管培生周楠,那个姑娘明显比李想想更擅长人情世故,想必是个吃过苦、生活经历更丰富的孩子,这也补上了周楠在视野和高度上的不足,而这种在人际关系上的游刃有余在职场上尤为重要。两朵金花各有千秋,谁会走的更远,那就拭目以待了。

高玉丰目光看向詹涛,詹涛在的时候,她心里就会有种习惯性的依赖感,犹豫、迟疑的时候就希望詹涛来帮忙拿主意。

詹涛思考良久,说了一番话:“在战略研究领域有十大流派,比如设计学派、定位学派、计划学派、认知学派、学习学派等等。以我的理解,战略形成主流的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我称之为是‘想出来的’,也就是提前构思好了,按照既定战略路径去实现,这种大多是在商业模型比较清晰的行业,拼的是速度和执行力,设计学派、定位学派、计划学派大致属于这一类。第二种是‘打出来的’,也就是不做严密的计划,在过程中相机行事,通过解决问题来锚定机会,这种大多是在市场相对粗放的阶段,或者行业野蛮生长的初期,拼的是对机会的敏锐感知和快速学习应用,学习学派、认知学派则大致属于这一类。”

詹涛喝了一口水,接着说:“对于鸿源集团来讲,主营业务本身已经稳健经营了很久,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现在要做电子商务,却又是一个全新的业务。虽然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家电子商务巨头,但他们都是全国性的,他们所有的资源整合都是以全国化发展为目标的,但是鸿源不一样,鸿源的业务属地化特征,就决定了很难走通全国化的道路,况且,就算鸿源想做全国化的电子商务平台,资源也无法支持。我个人的看法,鸿源的主营业务和资源禀赋决定了鸿源要走一条很不同的道路,这条路没有人走过,是需要尝试出来的,无先例可循。”

高玉丰道:“也就是第二类战略,打出来的。”

“对,方向大致正确,过程动态调整。先干再说,有什么问题就先解决什么问题,核心是为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只要我们始终牢记这个方向,再错也错不到哪去。”詹涛认真的说。

高玉丰环视一圈,说:“我赞同詹总的意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先把小火苗点起来。”

不管多不喜欢林羽京这个,朱平还是按照正常的入职引导程序,做了公司介绍、组织内部情况介绍、带着他认识了各部门高管,并安排林小妩陪同到所负责的项目熟悉情况。

李健康心情郁闷,为此朱平也做了大量沟通,各种做思想工作,陪着喝了几顿大酒,这才让李健康想开了不少。

醉意朦胧间,李健康瞅着朱平说:“兄弟啊,你这个人,仗义!平时中庸之道,跟谁都不远不近的,关键时候你靠的住,兄弟我佩服。”

朱平听着这话,心里默默感慨,谁曾经不是个少年,只是被岁月磨平了棱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