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君臣
朱棣翻身上马,一路疾行至宫外秦王府。守门的侍卫认得他,不敢阻拦。朱棣微微偏头,“二哥呢?”侍卫苦着一张脸,“秦王殿下在里面,王妃也在,殿下可留心些。”朱棣一点就透,明白这是朱樉和观音奴起了龃龉,走路时特意弄出些声响不至于让朱樉尴尬。
朱樉黑了脸,“你爱信不信,反正大嫂不是你想的那般斤斤计较。”观音奴重重放下茶杯,“是了,大嫂不计较,装的贤良淑德,虚伪的很呢。”朱樉听见动静,掸一掸衣袍起身,“有人来了,我不与你一般见识。”观音奴犹自不解气,冲他的背影大喊,“有人来了又怎么样?怕丢人,就干脆不要做啊。”
朱棣停步,点头示意,“二哥,王妃。”朱樉笑呵呵搭上朱棣肩膀,“是四弟来了啊,走,咱们骑马去。”观音奴哼了一声,“不许去!大婚三日,这假本是该你陪我的。不要说不过我,就往外躲。”朱樉本不愿对观音奴太刻薄撕破了脸,却对她在兄弟面前下他脸面的事十分介怀,“陪你,陪你吵架么。有这闲工夫,我还不如与四弟游玩。”
朱棣眼看这二人唇枪舌战,劝架都插不上嘴,只好默默站在一边。观音奴不依不饶,“莫不是你们汉人,都这般不懂礼数罢。”对我不满就算了,竟还牵连道整个民族上去,该说观音奴聪明呢,还是愚蠢呢。“父皇重修律令,本不必休满三日。我竟忘了,你们草原人居无定所,茹毛饮血,才是真的粗鲁罢。”
观音奴气性上头,指向朱棣,“不如让四弟来评评理。”朱棣赔笑,“我哪敢评什么理呢。二哥,小弟是真有要事,还请二哥随我走一遭罢。”朱樉求之不得,连连应下,又吩咐人备好车马。上了马车,朱樉才松一口气,“家宅不宁,让四弟见笑了。”朱棣摆手,“听说秦王妃也算名家贤女,难道这就是名家贤女么。”
朱樉苦笑,“谁知道怎么回事。我本觉得她远嫁辛苦,想多照顾她些,她却如此不讲道理。四弟,你还没说,找哥哥来有什么事?”朱棣搓搓手,“嗐,还能有什么事,小弟看上一个女子,不知道怎么得到她的心。”朱樉暧昧地冲朱棣挤挤眼,“别瞒哥哥了,是徐家姑娘罢?眼光倒是不错,挑中徐叔叔家的女儿。”
朱棣谨慎,撇清干系,“二哥别误会,最好的自然是属于大哥。小弟看中的也是徐姑娘本人,和徐叔叔没有关系。”朱樉随意歪在马车上,“自家兄弟说话,那么小心做什么,我又不会害你。还说什么与徐叔叔无关,若没有徐叔叔,你能认识徐姑娘,能让父皇同意婚事?”朱棣腹诽,你和邓氏门当户对,不是照样被父皇驳回了,然而终究顾念亲情没说出来。
朱棣脸色发红,也不知是被马车闷的还是窘迫的,“小弟总觉得,没有征得徐姑娘的同意就去求圣旨,好像逼婚似的。这不来找二哥,学学讨女孩儿欢心么。”朱樉深以为然,嘴上却不放过朱棣,“现在不去求圣旨,小心别人捷足先登啊。”朱棣越想越觉得朱樉所言有理,一时间又想不到好主意,面上沁出了细汗,一拱手,“是弟弟思虑不周,多谢二哥提点。”
朱樉逗弄完朱棣心满意足,掏出霖铃给他的点心,“给。”朱棣一愣,“什么?”朱樉拉过朱棣的手,将点心塞给他,“徐姑娘托铃儿给你的。”朱棣轻轻接过,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满足地闻一口味道,“还是这样的红豆酥好,比外面卖的强多了。二哥也来一块?”朱樉懒得与朱棣抢,“我已经吃过了。你呀,找个机会表明心意,多多展示自己的特点,徐姑娘自然就会考虑你的。”
仪华整装完毕,前去拜见谢氏,“娘,女儿回来了。”谢氏由侍女搀扶走出,掩口打了个哈欠,“好容易进宫一趟,也不多和你姐姐们待会儿。”仪华知道谢氏这是吃醋了,“娘,您这是说哪里话,到底魏国公府才是女儿的家。何况姐姐们各有各的事情,我也不能总赖在东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