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金陵路遇雷雨天
大泽使团一行人进入东晋境内的也不过二三十人,每日里的行程起止,速度快慢也都是由东晋的鸿胪寺安排好的。
而自从进了东晋境内,速度就比先前在大泽境内慢了很多。归先自然是不紧不慢,每日里前行不过百里,对他来说没有什么需要急着赶回金陵的理由,一路上舒舒服服最重要。而且,还可以和常夜常小神聊聊诗词,最主要还能偶尔听得传说中的敦煌音律。
尤其是音律,归先等人以前以为的是敦煌音律融合天下各国,甚至万里外的西域等国的音律,形成了极其独特的一脉。但是,再独特也不可能跳出了天际,就如同常夜的诗词写的再好,也还是在这个时代的框架内的。
可当归先等人不经意间听到常夜的马车里发出的歌声音乐时,自己都傻了。那惊世核俗的歌词,那丰富多变极其跳跃的旋律,根本都是闻所未闻的。难怪先前有人传说敦煌常小神作出了惊天地的音律,是世外之乐,非人间而来。
归先自然和所有听得传闻中的人是一样的想法,他以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词,以表示常夜所作音律之好而已。但是,如今当他真的听到的时候,他真的信了,这音乐真的非人间之乐。尤其是常夜在马车里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时候。
实际上,在诗词文章文上东晋绝对可以睥睨天下,尤其视西泽为无物。但是,在音律上,则是反过来的。不说常夜这惊世的歌曲,就是敦煌音律本身就是杂糅天下,包罗万象的,即有从长安带过来的传统中原音乐的磅礴大气和深刻内涵,又有西域传过来的胡乐的异域特色。
所以,归先等人本就对敦煌音律十分感兴趣,如今再一听常夜的歌曲,就更加是崇拜到无以复加了。
所以这每日了晃晃悠悠地走着,偶尔听着常夜他们演奏着歌曲自是一番别样的快活。
但魏之焕却是捉急的很,他本想着早日抵达金陵,就算不是非要显出大泽的诚意,也至少早一点到早一点结束议和,早一点返回敦煌啊。每天在这路上晃晃悠悠算个什么事,尤其是这暮春到初夏的时节,越往南走天气越热。
归先倒是看出了魏之焕焦急的心思,歇息的时候笑道:“魏中书莫急,这春光大好边走边看多好!就算早早赶到金陵也是干坐在迎宾馆里而已。”
“早一日到就早一日开始议和啊!”魏之焕道。
“早不了!”归先笑道,“你们进我大晋境内之日,北魏的议和使团都还没出发呢。就算我们按目前的速度抵达金陵,估摸着也会比北魏早到两三天。”
魏之焕听得一惊,他们从敦煌出来,光大泽境内都走了一个多月呢,怎么北魏晚这许多都没出发呢?
要知道从北魏的都城云州到东晋都城金陵可是比敦煌到金陵要近了将近一半啊!云州在哪里?在常夜的脑袋里,云州差不多在山西境内,离太原不远。
这北魏都城本在燕京,后来为了摆脱柔然的威胁就迁到了云州。
云州背靠吕梁山,面朝黄河,易守难攻,简直固若金汤。
云州距离长安很近,过了黄河,铁骑驰骋不过一日多就到了。因此,为了摆脱北魏迫在眼前的威胁,在北魏迁都云州后大泽便迁都敦煌了,一下子跑出去三千多里。
因此,魏之焕本是一路上紧赶慢赶,就是不要晚于北魏抵达金陵,可是现在竟然听说北魏竟然在自己到了东晋境内都还没出发。
“哦?难道北魏有什么变故?”魏之焕有些惊诧道。
“变故倒是没有,”归先漫不经心道,“魏中书应该知道,北魏向来都是武将强势。据传,此次议和北魏为了选派人选的问题内部产生了分歧,文官武将都要来,听说吵的不可开交。”
魏之焕听得惊奇不已,道:“这可是新鲜,议和是嘴上的功夫,自然是以文为主,武将瞎掺和什么。”
“可不是呢!”归先笑道,“北魏以武立国,以前北魏打仗都是皇上亲自领兵。所以啊,朝廷上下武将当道。以前还有个琅琊兵府的宗主约束着这些武将,如今琅琊兵府三十年没有宗主,这些武将早就飞扬跋扈,什么都想掺和。”
“北魏也是奇怪的很,琅琊兵府竟然三十多年不设宗主。”魏之焕笑道。
“也不奇怪,毕竟琅琊兵府的宗主的影响力太大,整个朝廷大部分将军都出自琅琊兵府,都是宗主的学生,连皇上不禁也害怕。所以三十多年前北魏新皇登基,才会突然之间干掉了最后一任宗主,拓跋常在。”归先笑道,“这三十年虽说没有宗主,其实北魏皇帝不就是宗主,琅琊兵府的事都直接向他禀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