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鸿胪寺卿下马威



虽然早起晚歇,一路马不停蹄的赶路,但是一行人每日里都伴随着如天籁般的歌声乐曲而行,自也是十分惬意的。

尤其是行了半个多月后,常夜等人每日里大半时间都花在练习合奏上,所以越到后面整个惊世之音演奏出来的音乐越是惊艳众人。

众人自也都是听得如痴如醉,每一日都感觉听到的不一样,都感觉比之前听的更好听。

除了惊世之音乐团自己的弹唱,常夜还组织使团一行所有人一起边走边进行大合唱。比如那首脍炙人口的《沧海一声笑》,这数百人唱起来简直气势如虹。一路上边走边唱,方圆几里都被这歌声震动了,周围的百姓不禁纷纷跑到路边来观望。

从敦煌出发,约莫走了一个半月方才得到泽晋两国交界的地方。

大泽国护送的部队不得进入东晋境内,只能回头停留在自己的关境内,然后等待使团返回。

而东晋这边自是早有礼部的人员恭候了,交接了相关文书便就由东晋这边护卫着出发了。

相对大泽那边数百人的骑兵护卫,东晋这边只派出了区区不过几十人的护卫,其中大部分还都是步兵。

太子李源无所谓,他是来当人质的,不是来做客的。而且,按他低调的性格,也是不太喜欢那些浩浩荡荡的队伍。

但是中书令魏之焕却不是这样想的,他堂堂一国中书令,还伴随着太子一起,他东晋竟然只安排了区区不足百人的护卫,实在是没把他们放在心上。但是,这毕竟是到了别国的境内,魏之焕再不爽也是不好说什么,只是生闷气而已。

东晋这边负责到边关亲自迎接的是鸿胪寺卿归先,归先看得出魏之焕的不爽,忙笑道:“魏中书,边关到金陵路途还很遥远,欢迎太子殿下和中书的相关仪式都已准备妥当,等到了金陵一定会有十分盛大的欢迎。我大晋是礼仪之邦,不像西泽地处西北偏远不太讲究,我们还是很讲究的。放心吧!”

魏之焕听得更是火大,但是又不好发作。

“这路途遥远区区不足百人的护卫,东晋就不怕出事?”魏之焕笑道,“这可是在东晋境内,出了事传出去可不好听呢!”

“我大晋不仅文脉深厚,民风也是十分淳朴的。”归先笑道,“路途的确遥远,不过在我大晋境内无论何处都是安全的。我大晋子民向来良善,这一点倒是和地处西北的西泽不同。听说西泽人颇为彪悍,常有入山为贼者,不知是真是假?”

魏之焕刚想说话,就立即又被归先抢先道:“不过也奇怪呢,泽人彪悍如何泽**人却这般柔弱呢?”

魏之焕被归先的话气得脸都绿了,但他好歹也是一国的中书令,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像今日这般的口舌之争对他来说只是小意思而已。

“归正卿肯定听得是百年前的老故事了,不过也难怪,东晋向来以文风教化第一自居,加上又自我闭塞,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没听说也是应该的。”魏之焕调整好情绪,微微笑道,“东晋的确不像我大泽,我大泽虽地处西北却十分开放,光敦煌城就有几十国的人在里面居住经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尤其这西方世界传来的佛学,可都是在我大泽翻译成经后传播到天下各国的。

如今我大泽国的子民几乎人人向佛,俱各都是良善之人。我大泽朝廷更是天下少有的体恤,向百姓征收的税赋也是天下罕见的低。如今百姓安居乐业,所谓入山为贼那都是百年前的老黄历了。

而且啊,不但这天下佛学都是由我大泽国传出来的,这文坛啊,最近几年我大泽也是出了许多大才子的。不知道金陵那边有没有听说过常小神的名号?不知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词归正卿听过没有?”

魏之焕也真是老辣,未等归先说话,便立马又笑道:“如果没听说那也是正常的,东晋嘛!毕竟不像我大泽那么的开放,那么的包容,只要是好的,只要是先进的东西,不问出处,我们大泽一律学习,一律接受!”

归先却被魏之焕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

要知道一般各国鸿胪寺的人,都是伶牙俐齿,巧舌如簧,同时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尤其这鸿胪寺卿更是里面的翘楚。

但是归先毕竟是鸿胪寺卿,他在口舌上的能力可是不比魏之焕差的。他略一停顿,立马笑道:“魏中书说的也是,我们大晋的确事事领先,所以也的确少了学习他人的机会。这次西泽使团过来不就是让我们学习的么?届时,我们也学学如何向人求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