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太学乐团不一样-第2/5页



宋括听得惊奇,道:“歌曲音乐自然是要清雅,如何直白法?”

常夜真的是不知道如何向他们表达这一千多年后的歌曲是怎么回事,只好道:“总之,等你们听了就知道了。”

“那常兄何不现在就来一曲?”曹归立即提议道。

“等我的乐器制作好了吧,有了乐器边弹边唱效果较好。”常夜推辞道。

宋括自是对音乐比较执着,刚刚常夜的说法早就勾起了他的兴趣,忙道:“常兄不要推辞,清唱一段让我等也开开眼界,见识见识这通俗直白的歌曲是怎样的。”

常夜见推辞不掉,便道了声好。然后想了想唱什么歌,这初一上来太夸张了估计这几位老兄会受不了,还是来个舒缓一点的。他清了清嗓子,便唱到: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

……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

……

敦煌,带不走的,只有你

……

常夜轻轻哼唱了一曲《成都》,当然,他把成都改成了敦煌,也只是唱了一半,后面就没有再唱下去了。

因为这已经够了,在场四人听得眼睛都不转了。常夜的歌曲戛然而止,四个人都还没回过神来。

这时代的古人哪里曾听过如此唱法的歌曲,歌词浅显直白,如同关起门来在家里和家人说家常话一般。唱法自然,如同低语轻言一般,但是声线又富于变化,曲调的高低差异也是巨大。和这时代的歌曲唱法比起来,简直犹如云泥一般。

四人过了好一会,方才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三日不知肉味,宋某今日方才知悉此何意也!”宋括不禁摇头叹道。

“长见识了,长见识了!”曹、肖、薛三人亦不禁纷纷点头赞叹。

“若是配上乐器边弹边唱,效果更好。”常夜道。

“那常兄赶紧把乐器的图样绘出来,我安排人抓紧时间做出来,届时我们要再见识一番配上乐器是何等令人震撼。”宋括道。

“我等一下就回去就画。”常夜道。

“不用等了,常兄还是回去绘图去吧。”宋括催促道。

“不是还没听宋兄弹奏新曲呢?”常夜道。

“听了常兄的歌曲,在下已经没有心情弹奏新曲了,急不可耐等常兄的新乐器呢。”宋括站起身来笑着要送大家出去,道,“想必常兄心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歌曲,常兄所提组个乐团的事我可是当真了,曹兄、肖兄、薛兄意下如何?”

其余三人也都觉得好玩,便都笑道:“那自然是要组的。”

常夜本来只是打个比方,形容宋括的乐器多,没曾想大家伙却真的要他组个乐团。他想了想,反正在这书院里也无所事做,组个民乐团玩玩也好,要是顺便能挣两个钱则是更好了。

常夜便问了下各自擅长什么乐器。曹归对古筝、古琴还是很有研究的,肖路擅长琵琶,薛茂只会吹笛子**,宋括几乎是无所不会。但是这里只有他会奚琴,就是二胡。

因此,常夜就简单分了工,曹归古筝,肖路琵琶,薛茂笛子箫,宋括二胡及其他,常夜负责新乐器和演唱。

乐团的名字,五人想了七八个都不是很满意,宋括就道:“那干脆就如常兄所言,直白一点,就叫不一样,如何?”

众人一听便异口同声道:“好,就叫不一样乐团!太学乐团不一样!”

新乐团成立,众人自是激动不已,肖路提议打些酒来庆祝一番。倒是被最认真的宋括给拒绝了,他道让常兄先回去绘制新乐器,待乐器成了边饮酒边弹唱,且不乐乎!

回到房间,常夜先用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将今日算学科的作业给做完了,然后铺上纸开始绘制他的乐器。

用毛笔绘制精细的线条对常夜来说实在是太为难了,所以他灵机一动从曹归他们拿来的木炭里挑拣了几只木炭当炭笔来绘图。这硬笔的确用起来比软笔要顺手多了。

忙活了一晚上,反复画了好几张,最终方才得到一张自己比较满意的图样。图样上乐器的尺寸、材质等都一一标注地清清楚楚。

画完乐器,常夜还有些意犹未尽,便想着绘制个之前就一直想要的木制人偶来。这木制人偶有些点类似于咏春的木桩,但是更加拟人,上下肢的各主要关节都是可以活动的。

第二日一早天刚亮,常夜还未起床,便听到有人敲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