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共济会
李丛嘉虽然觉得自己有点蒙虎皮扯大旗了,但是这管用啊,你看据王管家反应的情况来看首先现在田庄的主要产业粮食加工和铁器虽然做的挺大,金陵城及附近周边的业务都拉来了,利润也相当可观但是就是没有人敢去插手没人来揩油,在后世这也是不敢想象的,在李丛嘉的记忆里贪官污吏们应该像苍蝇蚊子一样的飞扑过来,吸血的。自己可不认为自己这个小小的安定郡公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够震慑住他们,谁知道那些贪官背后没几个亲王之类的啊,但是自从有了这块御赐的牌匾,在南唐那是神佛都要回避的。
所以李丛嘉建设起共济会来是不惜血本,费尽心思的。就面前这盖起的一幢幢的教学楼、藏书楼,还有那巨大的操场,还有后面整排整排的的宿舍楼,完全是按照后世的大学的范例做的,当然现在的规模顶多算是一个职业大学,因为场地的限制,所以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并不大,还好现在这个社会没有人会计较什么阳光权的。想到此李丛嘉不由的莞尔。就迈步走进共济会的教学楼群。
教学楼虽然刚刚建好,用后世的话说还是毛胚房呢,那些人就迫不及待的让学生搬了进去,水泥糊着的有点灰色的墙面,师生们已经认为是很好的房子了,会长还说要装修啥的,这是学习用的地方,不是用来奢侈享受的地方,所以师生们就直接过滤了会长说过要装修的话,直接住了进去,虽然会长平时对他们上思想品德课上的教育第一条是,要以会长说的话为标准,跟着会长走。但是在这件事上,不能让会长这么败家啊,会长挣钱养育大家也不容易呢,大伙儿能为会长省点就省点吧。
听着教学楼里传来的朗朗的读书声,李丛嘉感叹到都是好孩子啊,经过思想教育课之后,平时上课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旷课发生,这在后世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难怪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饿过的孩子才知道吃过饱饭的好。虽然共济会也为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设定了很多的处罚措施,但是几个月下来三千多个孩子竟然没有能用到过几次。
越过一间教室,嗯,不错,这是教传统经史子集的教室,之乎者也的声浪不断的传来,这是未来地方官吏的培养场啊
又过一间教室,听里面叮叮当当的响声并伴有大声的斥骂声,这是教手艺的教室,可能是铁匠也可能是木匠,师傅的脾气不太好,但是能传好手艺啊。这些都是未来自己的工业基础。
再一间教室听见里面呼喝有声的,稚嫩喊杀声,这里是全是自己未来的将军。
往后再走就是操场了,有班级的孩子在上体育课,这是李丛嘉坚持的结果,凡在共济会中的孩子,不管你是学什么的,都必须按照规定每天锻炼身体,还有要上特别安排的体育课,体育课的项目就是跑步,射箭,骑马,等等。共济会出来的孩子即使以后做文化类的事也要能骑得马射得箭。
最后面就是食堂和宿舍楼了,进食堂看了看今天得伙食状况,还不错,有蔬菜,有米饭,每个人再来一块红烧肉,这也是李丛嘉特别安排的,本来都说,有饭有菜就可以了,平常百姓家也不是顿顿都有米饭吃的,还得夹杂的吃粗粮,像李丛嘉这样顿顿米饭已经很败家了,李丛嘉以孩子长身体为由,坚持加肉,菜里的油还要放足了。对于敢克扣孩子们口粮的家伙,李丛嘉放话要让他在大牢里吃猪食呆一辈子。为了改善孩子们的伙食,李丛嘉还发动村民,在桑树地里养了很多的鸡鸭,这样鸡鸭可以帮桑树捉虫,只需要对鸡鸭少量喂食即可,鸡鸭下的蛋用来给孩子们早上加餐补充了营养。
最后就是宿舍的住宿状态,进去看了看,男女宿舍都收拾的不错,不像自己上大学那会的宿舍,那满是汗味的衣服那臭袜子,外人简直就不能进,还是军事化管理的好。刚要离开教学区去西边江边的工坊区看看,在门口就遇到了自己特别任命的教导主任樊若水(因剧情需要与历史人物同名,拔苗助长了二十年),话说这个樊若水就是中国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发明人,怎么说来的呢,话得从头说起,因为历史上樊若水每次参加科考都不能中第,所以对南唐朝廷非常的失望,正好那时宋朝正要攻打南唐,樊若水就每天化装成渔翁划着小木盆在长江上钓鱼。他钓鱼是假,实际上他是在测绘长江各处的水深以及水流情况,当他摸清状况后,就跑到宋国那里,跟赵匡胤讲,他能够帮助渡江,所以根据樊若水的测绘赵匡胤在长江上成功的搭了一座浮桥,让宋国的士兵直达了金陵城下,加速了南唐的灭亡。所以说这样一个聪明且危险的人物,跑到共济会来说想要谋求一个老师的职务,当时负责招收老师的负责人是户部派来的官员,他们招收老师标准是首先看是否有功名在身,二要看是否德高望重。一看樊若水长的其貌不扬,屡考不中的一个年轻秀才,就不欲要他。正好那天李丛嘉有空来晃荡,听到那个年轻人说我樊若水怎么怎么地,就觉的有点耳熟,好不容易记起这么个人,当时想要不要宰掉他,但后一想即使没他历史上的南唐也难免灭国,更何况现在有了自己,历史也就有了变数了,这樊秀才也是个人才,不如使他为我所用吧。就叫住了要把樊秀才叉出去的公人,让带到自己面前,先让樊秀才介绍下自己,看看这秀才表现怎么样。话说这秀才家里也是到了揭不开锅的时候了,自己考举人考了好几次也没成功,再不某点生路媳妇都要跟人跑了,今天见告示说有这么一个共济会要招收教习,每个月有五贯钱的月例钱,如果每月有了这笔钱就够自己坚持到下一次科考了,就问清道路冲冲跑过来,没想到那些官僚还不中意自己。虽然争辩了,但是小胳膊拗不过大腿,要把自己叉出去了,正失望的准备去江边钓鱼换钱买米,不想一位小公子叫住了自己,小公子坐在那里,背后站着两个膀大腰圆的卫士,并让自己自我介绍,这是一个贵公子,樊若水想,难道想让我给他家去做教习?樊若水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想到此处,便拱手行礼介绍起自己来。李丛嘉见他说话很有章法像是个能干事的人,便告诉了他自己的身份,樊若水又是一番殷勤的行礼。李丛嘉便说要请他做这共济会的教导主任,何为教导主任,用李丛嘉的话讲,通俗易懂的就叫奶妈。就是负责学生的饮食起居生活,还要负责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什么叫思想道德教育,李丛嘉又跟他解释一番,毕竟是聪明人一说就懂,他自己总结了一下就是,跟着会长走,一切听会长指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