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电视 二-第2/3页
老舅走了。过了一会,他又回来了。我的老舅是个急性子,火爆脾气。据说他离乡到城里打工时,村子里放鞭炮庆祝他终于走了。老舅一直在工地上干瓦匠,后来就干脆自己单干,当起了包工头。他单干时的本钱,是我的母亲借给他的。我记得,那时我们还住在动千时的小平房里,母亲给他拿钱,当时还没有百元钞票,都是十元的,很厚的一大把,老舅对着灯在那数,母亲告诉他,背对着窗户,别让外边人看见。
老舅正是靠着这几千块钱干起了自己的事业。在这个时候,他已经还上了我们的钱,并且成为一个真正的包工头,事业正干的有声有色。
老舅重新回到我家后,拉起我的父亲,说:“别找了,先买电视去,那钱肯定出不了你们家,孩们都等着看电视呢。”父亲看母亲还在上火,生气地说:“不买了,啥也不买了,没钱了。”然后还呜呜地哭了起来。我的心彻底凉了。算了,回屋写作业去吧,免得母亲把火气撒到我的身上。妹妹这时也大了,也收起了兴奋的心情,老老实实跟我回到屋里,大气儿不敢出。
我从门口看见,老舅拿出了一摞钱,要交给父亲,让他先去买电视,父亲则推辞不收。他们在门口一会往东,一会往西,不停在我的房间外面绕来绕去。后来,母亲终于不哭了,同意先拿老舅的钱去买电视机。
看到他们出门了,我和妹妹的兴致一下子又高涨了,看来马上就能看上大彩电了!
他们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父亲抱着个很大的箱子,老舅拄着拐和母亲跟在后面,老舅很自豪,为自己帮了我们一个大忙而向他的姐姐和姐夫表达着同样兴奋的心情。我赶紧过来帮父亲开箱子。这是一台十八英寸的大彩电,安装好以后,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居然有了自己的大彩电。
当然,开始的时候画面也不怎么好,在下一个星期天,老舅又来串门时,带来了一个塑料口袋,里面有长长短短好几根空心管和一些电线。他说,我把天线给你们买来了,一会咱们装上,装上天线就更好看了。于是,老舅因腿脚不灵便,在屋里负责调台,并把画面情况向外喊,父亲负责上楼顶装天线,我则在楼下负责传话,把老舅那边的情况告诉在楼顶上的父亲。这根天线装好以后,我们终于看上了真正的、画面清澈透亮的大彩电。
这台彩台是长城牌的,当时花了1380元。在电视买来的当晚,父母就找到了存折。他们在我老舅带着我和妹妹看电视时,把所有的书都翻了一遍,原来存折被夹在了一本书里。怪不得他们翻箱倒柜也找不到。
在我们买完这台彩电后的第二年,全国就进入了严重的通货彭胀期,同样的一台彩电,要卖到三四千块。可以说,这台彩电买的正是时候。
母亲这次为这台彩电买了一个红色天鹅绒的、更大的新电视罩,照例在看完电视并让电视完全凉下来以后,再罩上。
这台长城牌电视机,一直在我们家里。我毕业参加工作后,家里仍然在看。长城牌的老彩电,真的是不错,从未出过任何故障。
我结婚的时候,买的是一台29英寸的东芝火箭炮电视。那时就没有电视罩了,我老婆用一块好看的纱巾把电视机盖上一部分,比原来的电视罩要好看得多。在刚结婚时,我们想在卧室中再买一个小电视,于是就到处去逛,找一台能放进卧室的小电视,预计目标是十二英寸的,跟我的原生家庭的第一台电视一边大就可以。我们在一个电器商店,一眼看到了一台电视,它的边上都是二十九寸的大彩电,它就显得很小了,看来放在我家卧室没问题。结果一问,这是一台十八英寸的,跟我们家的第一台彩电一样大。唉,当时我们家的那台十八英寸“大彩电”,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大,而现在,把它放在二十九寸的电视机边上,怎么显得这么小呢?就象我更小的时候,小院的高大雄伟的门楼,在我长大后再去看时,也不过就是一个小院的一个小门罢了。
有了我们自己的小孩儿以后,我们换了台长虹的平板电视,三十七寸的,照例感觉很大。现在,我们用的是一台四十二寸的夏普电视机,在看过别人家五十五寸的电视机后,又觉得还是太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