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电视 二



    上一章我讲到了小的时候看过的一些电视节目,这一次讲一讲我看过的那些电视机。

    我家的第一台电视机,是日本产的“声宝牌”的黑白电视,外壳是红色的塑料壳,背后伸出一根天线。

    我后来看到画报或是电视节目中演的别人的家的电视机,有从后面伸出两根天线的,这让我很是羡慕,我也一直奇怪为什么我们家的只有一根天线呢?

    后来父亲装了外接的天线,这个行动让电视机的画质有了本质的好转,可以看到很清亮的画面了。不过也会有烦恼,就是风大的时候,我们得出去重新调整天线的方向。打雷下雨的时候,电视机不能看,还要把所有的电线都拿掉。

    电视机到家后没几天,母亲就做了一个电视机专用的套子,而且还跟对门家大宏的姑姑一起,学了刺绣,并亲手在电视机套子上绣上了图案。平时,电视机都是被这个套子包着的,看的时候才能打开。而且父亲规定,看完电视后不能马上套上,让电视机凉下来以后再套上。

    有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说电视机上盖上套子,只有中国人才想得出来,太小气了。可是,我们家那台电视机花了五百多块,按收入的比例来看,相当于当前的五六万。电视机在当时的外国,虽然只是家庭必备品,可在当时的中国,可是货真价实的高档奢侈品,直到买这台小电视机十年以后,虽然收入有所提高,但电视机对中国人来说,仍然是高档货,人们谈起日本人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买一台大彩电的时候,仍然是频频咋舌。不过如今,咱们中国人也能用一个月的工资就买台大彩电了,电视机也早已成为了生活必备品。现在没有哪家再给电视机做套子了。

    有了电视机以后,父亲订了一份报纸,叫“电视周报”。这张报纸我也喜欢看,因为它不仅指出了电视节目,让我们可以事先留出时间及时收看,还有许多电视方面的新闻。这些新闻我们小孩子也喜欢看。所以,每周父亲拿回这份报纸的时候,也是我们都很开心的时刻。

    那台小小的红色电视机,伴随着我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小学六年级。也许是上初中了吧,这个记忆的不是太准确了。那时我们早已搬离了火炕上楼,也渡过了重新住到平房的等待上新楼的时期,住到了火车站附近的新楼房中。

    在搬到车站住以后,我曾经回到过大宏家串门,我发现他们家的电视已经换掉了。大宏家里的电视比我们家的来的要晚,好象我们买电视机后一年多,他们才有电视。不过我们那次回去串门时,他们家的电视机已换成了彩色的。当时正在播出一部神剧,是全体中国人都知道的,叫作“射雕英雄传”。不过,这并不是第一次播了,应该是重播。在大宏家的彩电上,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洪七公的打狗棒是绿色的,而彩色的黄蓉看上去更漂亮。后来我又去过几次,在他们家的彩电上看过“八仙过海”,彩色电视看这些节目,别提有多爽了。

    有一个星期天,母亲风风火火地问我看到存折没有,我说没看到。后来父亲也回来了,他们一起开始疯狂地找东西,基本上把家里能翻开的东西全都翻开了。不过找了一上午,仍然一无所获,我也问不出他们到底在找什么。只看到母亲坐在边上发愁和数落着父亲,父亲仍在东一头西一头的翻找。这时老舅来了,他是个包工头,当时正在我们家对面的工地上承包了一个工程,在施工的时候受了伤,一条腿断了。他拄着拐棍,艰难地来到我们家串门。因为我们家就在他工作的工地对面,来去很方便,所以在那段时间,他是我们家的常客。他进来后看到我父母的惨状,就问发生了什么事。从他们的对话中我终于知道,原来父母要买个大彩电,可是,说什么也找不到存折了。

    哈哈,我们也要买大彩电了,别提我从大宏家里看完彩电回家时的那种失落心情了,而如今,我们也要买大彩电了。这个消息让我兴奋无比。可是,父母他们却找不到存折了,这个消息却又让我大失所望。我开始担心,估计这大彩电要够呛,可能买不了了,看母亲的样子非常痛苦,根本不象有要去买彩电的快乐心情。因为存折上可不只有买彩电的钱,那是她们半生和积蓄啊。我的心情也就很快地平复下来,算了,买彩电估计没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