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番外2 也谈河南人与灌云人-第3/6页





        —————

        突然的一次爸爸回来,说要带我出去念书。

        在火车上,突然听到爸爸用另外一种语调与人说话。到了部队后,发现大家都是这样说话,于是我也很快的学着那样说了。

        到了部队,上了一年级。其他的孩子都是回家吃饭,我却要在学校吃食堂。早上上学前的早饭,还有放学后的晚饭,父亲带着我去吃食堂。

        因为,那时候我的妈妈还没有随军到部队。

        在部队,有卖东西的服务社。父亲给我买了一板东西,上边画着兰色的天空和白色的飞机,字写着蓝天巧克力。打开外边一圈包装纸,里边还有一层锡纸包装,再剥开后,才露出灰色的巧克力。

        父亲说吃吧。我捏着带着锡纸的那半边,把巧克力放嘴里一舔,好香,好甜。

        只可惜,舔的巧克力都融化了,擦到了嘴角,流到了手上。

        父亲看到这个,夺过吃剩下的那些,丢进了垃圾箱。又掏出纸巾给我擦了擦嘴巴和手。

        分明是我这乡下来的孩子没吃过糖。从那以后,我吃糖就习惯性的嚼着吃,并且快速的吃掉。

        父亲工作在后勤部门。后勤部的后边,就是和父亲一起去吃饭的食堂,边上有好几个食堂。

        父亲和我说,只能在这个食堂吃饭,如果他不在宿舍,我就要自己一个人来这里吃饭。

        其他的我没去过,却是路过一个食堂,看到里边好多牛奶面包,那香味直朝鼻子里钻。我却是不敢问,为什么不可以这个食堂吃饭。里边的军人看到父亲也打招呼,又不是不认识。

        后来,我也成了军人,我知道了食堂的标准,分为干部灶、士兵灶。按照军种,空军又分为普通灶、地勤灶和空勤灶。地勤灶的标准是普通灶的四倍,飞行员吃的空勤灶标准是普通灶的十倍。这是总理制订的标准。

        父亲,带着我,与他的兵吃在一起。父亲,按照总理的规定执行着。父亲带着我,一起执行。

        ————

        后来我也当了兵,后门兵。我在部队过的十六岁生日。

        我的身体刚发育,我再努力,体能也赶不上十八二十的大小伙子。

        我却不愿意成为被嘲笑的对象。新兵集训,我坚持下来。还好,南方的一些士兵的体能,比我还要娇气多了。

        第二年,我凭自己,获得了连队的优秀士兵称号,并当了班副。

        再后来,我退伍回到了连云港。最开始在新浦生活,对着家乡人我不喜欢说普通话。但是家乡话一开口,就有人说:你是灌云人吧。

        我到很是惊讶,一样的呀,有什么不同呢?

        生活的久了,于是也终于能够分辨出新浦(市区)话和灌云(县城)话的不同。说六的时候也开口发音溜,而不是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