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姚茜茜做捐款局,二戏夏天-第12/13页





        李青春回过神来之后,没有想到这是做体验式报道的绝好机会,而是首先想到了用手机给妻子报平安。他怕到时妻子知道出车祸了,为他担心,因为他之前已告诉妻子,他是坐这趟动车回清江的。之后不久,救援人员赶到,惊魂未定的他便坐救援车回来了。当然,他也不是没有一点新闻敏感,在车上,他还是给宋晓斌打了电话,告诉他列车出事了,让速派记者前去报道。

        此事让知情的编辑记者扼腕叹息,但没有人当面捅破此事,他也就没有什么遗憾感。

        李青春业务就那么回事,但他不武大郎开店,乐于成全他人,也算一大优点。因之,下面的编辑记者,也还喜欢他。

        宋晓斌报告了李青春之后,又到刘平原的办公室汇报。刘平原叮嘱宋晓斌,这个题材比较敏感,要突出正能量,以民警破案为主线来写,行文千万要节制,朴朴实实把故事写出来就行了。

        宋晓斌说:“谢谢刘总的提醒。”没有说“我知道”。他不会在上司面前太露锋芒。上司一般不会喜欢太露锋芒的下属的,一如曹操不喜欢杨修。

        于是,宋晓斌与徐华约定,报社立即派车赴益水市采访,让徐华在省公安厅大门口等,小车15分钟后到达,并让徐华跟益水市公安局方面打好招呼。

        此时才10点左右,到益水市有高速,不到11点便到了破案的益水市公安局。

        于是马不停蹄地采访。

        采访到下午3点钟左右,宋晓斌嘱徐华,可以告诉对手清江时报与清水日报等媒体了。徐华似乎理解了宋晓斌的意图。他打手机,把益水市这一案件告诉了几家报纸以前与他联络的记者。几家报纸的记者如获至宝,马上往益水市赶。

        宋晓斌是这样想的,徐华是为与他的哥们义气,才封锁消息的。他以后还要在新闻圈子里混。如果这次一点消息也不透露给别的有联系的记者,会得罪人的。到时,他便不敢独家给他消息了。这反而对自己不利。告之的时间,是宋晓斌事先早想好了的。到那个时候了,别的记者就是赶到了,采访时间也十分有限了,当天,顶多发个消息,特稿是肯定没有办法的。

        采访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相关当事人,犯罪现场等等,都一一采访到了,材料异常丰富。宋晓斌之前让徐华准备好一些照片,并在就近的宾馆里开了一间房。他拿出手提电脑,坐到写字台前,便开始噼里啪啦打字。

        两个半小时后,供一版刊用的400字的消息与4000多字的供特别关注版的特稿便打了出来。再略一梳理,稿子与五、六张图片便发回了报社。

        第二天,这桩爆炸性的新闻见报了。其他媒体,只有手脚麻利的清江时报和清水日报发了消息。市民争相传看清江日报,街谈巷议。

        报摊的清江日报特别抢手。

        清江日报每个工作日的下午,均定时召开编前会。时间夏秋季为下午4点半开始,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冬春季为下午4点开始。地点在会议室。参加人员为总编辑、副总编辑、编委、有关部处室的负责人(值班的主任或副主任)。程序是先通报考评初步结果,在此基础上自由评论当天的报纸,修正考评结果,然后各报道部再报所抓的新闻,最后初定第二天报纸的新闻与版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