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拦截-第2/4页



“白舒,你去。救出平民后让白姐用装甲车把平民送到安全的地方,再赶回来。”哪怕这个决定有些自私,李平峰依然果断,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

“是!”白舒回道,同样毫不犹豫。

趁装甲车开来的空隙,白舒进行了一番布置。他先现将光电望远镜移到距离大刀10米外的地方,降低大刀被发现的风险。然后让大刀把光学隐身衣脱下,将隐身衣折了个巧妙的形状,盖在大刀的身前,让狙击枪枪管和瞄准镜从衣袖穿出,这样既不影响视野,又能让隐身面积最大化。大刀对此非常满意,朝白舒竖了竖大拇指。白舒拍了拍大刀的肩膀:“一会见。”然后沿着楼梯回到地面。白姐遥控的半装甲车刚好来到,接上白舒后,朝目标建筑飞驰而去。

战场又一次恢复了平静,只是这份平静注定短暂。

白舒走后不到15分钟,战术耳罩又一次传来了白姐的告警:“全体队友注意,全体队友注意,突发情况,惶碎突然跑起来了,速度接近5米/秒,2队的接敌时间提前到11:00以前!”众人在自己的移动终端上看到,惶碎正奔跑在海滨大道上,浓重的水蒸气被他甩在了身后,整个人活像一节蒸汽火车头!而两位弑者的相遇点也不断向女娲一侧移动。

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大战前的宿命感像夏日的热浪,拍打着众人的心坎。

李平峰问:“白姐,什么原因导致惶碎突然跑起来?”

白姐:“信息不足,无法推测。”

李平峰立刻切换到队长一级的通讯频道里,1队队长石志坚说:“李队,按这个速度,武器还没施展几样,惶碎就跑过你们的拦截网了,更别提观测了。按原计划逐步试探已经不现实,不如一步到位,直接用巡航导弹对他进行火力试探。”5队队长张致远说:“我赞成,印迦的案例就表明动能小于2万焦耳的武器根本伤不了他们。相比子弹,爆炸的冲击波具有不同的杀伤原理,这也是我们今次侦察的重点!”李平峰也担心墨守成规会丧失主动权,情况反而会变得不受控制,于是当机立断:“我看行,而且咱们输得起,就算搞砸了,我们还有一个!”随即下达命令,让谢永飞和唐丽娟立刻为导弹标记目标。

谢永飞和唐丽娟正在一栋居民楼8楼的阳台上,和白舒一样,她们已经将光电望远镜架好在阳台上。谢永飞问唐丽娟:“海滨公路第1高架桥东侧500-1000米的路段,怎么样?”唐丽娟同意:“这里是最好的攻击点,周边100米范围内没有高层建筑,便于观测锁定,而且路面也比高架桥更容易修复,可以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谢永飞迅速标记了攻击区域,白姐也完成了攻击参数的计算:“建议切入角偏西73度,碰炸模式,炸药威力3/6,在惶碎前方6米爆炸。”

不到10秒,谢永飞就完成了所有攻击参数的输入,手速快得让一旁的唐丽娟都暗暗惊叹。然而,谢永飞将方案上传以后,又过了5分钟,攻击授权还是没下来,谢永飞焦急地呼叫道:“刘鹏,方案上传没有问题吧,攻击授权怎么还没下来?”5队的刘鹏是本次行动的通讯保障员,他又遍了一遍,回道:“巡航导弹早在咱们头顶盘旋1个小时了,但方案审批还卡在司令部。”谢永飞阴着脸埋怨道:“行动前请求派出无人机就等了半个小时才获批准,这可不是当年我们赢下战争的效率!”唐丽娟也皱了皱眉,但没有接话。

这就是现如今调查署的尴尬之处,一方面机构性质特殊,非军非警非宪非特,对谁都没有指挥权,却又极其需要其他部门给予支持;另一方面,超自然现象仍旧没能获得足够的重视,找不出一条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指引。要不是署长和副署长的面子够大,别的部门完全可以拒绝配合。

相比队员们的焦急,李平峰依旧是波澜不惊,眼前的困难他这队长多少能预料到,毕竟现在不是战争时期,这里也不是战场,不能拿当年30秒召唤一波火炮支援的效率做比较。他看了看时间,问:“白姐,还有多少时间?”李平峰问得不清不楚,但白姐通过事件相关**叉比对,选出了最接近李平峰想法的问题,答道:“对惶碎的攻击窗口还剩8分钟,8分钟以后将无法在指定区域内发动攻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