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第2/7页



………………………………………………

夜了,我闲来无事,漫步来繁华的街道上,最近心里总是有股消不去的愁,却不只是为了什么,闲暇时,总是泛起悲愁之感。

累额,就近找到了一个长板凳坐下歇息,眼前不断来往的人群,不禁感叹大都市的繁忙,抬起头来,仰望着漆黑的夜,只有这一轮明月静静地挂在空中,心想也只有这孤寂的明月也、与我相伴,分享我的惆怅。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突然不知是哪儿飘来的歌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正想要抱怨这歌声,忽然间,我心中一怔:原来我的愁是思乡之仇,不由得有了“谈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的感叹,我想家了。我的故乡,你还好么?

再抬头望望这论明月,眼中有些湿润,脑海中浮现了那遥远的故乡——一个典型的北方城镇,周围散布着一些古朴的农庄。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留下了我的亲朋好友,留下了我的童年,留下了我的乡情。

记得儿时顽皮,总喜欢到田间与伙伴们玩耍,一直到深夜也不愿离开。玩累了,就躺在野地里,望着夜晚里的满天繁星,月亮与这星空相依相衬。月光洒落麦田间,微风拂过,吹起层层麦浪,仿佛身处于银色的海洋。而海洋中的我们,数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纵向把那数不完的星星数完,却总是被大人们的呼喊声打断,被领回家睡觉,第二天依旧如此,乐此不疲。

而现在,月亮依旧是那月亮,却少了满天繁星,孤零零地挂在黑夜中,而离乡的我又何尝不是这般寂寞,兴中的愁更加浓了,缭绕在眉宇之间,挥之不去啊!

夜又深了些,是回家的时候了,站起了身,缓缓融入了人流之中,走在路上,身边不全经过忙碌的行人,彼此陌生,偶尔有一两个熟人相遇,也不过是彼此之间打个招呼,便匆匆离开了,也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哎,轻轻地叹了口气,这又让我记起了故乡的人,也许是那故乡人互相熟悉,也写是那故乡人的淳朴,每个故乡都怀着一股好客的热情,即便是在这黑夜又怎样?夏夜,吃过晚饭的邻居们喜欢相聚到广场上,吹着阵阵凉风,互相絮叨着家长里短:而冬夜,邻居们喜欢聚到一户人家里吃大锅饭,孩子们的打闹声,妇人们忙碌的身影,丈夫们谈古论今的样子,绘成了齐乐融融的画面,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那一幕幕温馨的画面。充满了我的脑海,让我的愁稍微淡了些,一阵寒风又将我带回了现实,却带不走我的乡情。又走了快些,不想忍受孤独的寒冷,想听听那故乡的声音。

夜更深了,我回到家,拿起电话便拨通了老家的电话,只说了句:“我想家了”

“孩儿啊!过的咋样?……”倾听着亲人的思念,无言以对。

望着明月,泪划过脸颊,这一轮明月下,我的故乡,你还好么?

………………………………………………

寒冬,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搅了我的清梦。好久没有留心过窗外的景色,不知那棵老椿树和那片萱草怎么样了。

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廊坊人,很小就随着父母来到了廊坊。转眼间,也有十多年了吧。在我对廊坊最初的记忆里,好像只有楼下的那棵绿油油的椿树,和那片黄灿灿的萱草。

记得,每年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椿树上长满了香椿,树下的萱草打了朵儿,也要开花了。总有人到树上摘点儿香椿,给父母送去,给邻居送点,最后,还能剰点儿,自己留着,做盘儿香椿炒鸡蛋,那滋味儿别提多香了!

萱草花开了,黄灿灿的,在阳光配合下,直晃人的眼。一阵风吹来,缕缕清香也从楼下一直飘散到每家每户的窗里。白天,小孩子们都到椿树下,到萱草旁去嬉戏,玩儿着,闹着,笑着……好不惬意!晚上,听着爷爷奶奶讲着椿树的故事,说着萱草的传说……没有池塘边的榕树,没有稻田上的蜻蜓,就这样也度过了自己绿油油黄灿灿的童年。

后来,渐渐发现,廊坊的很多地方都有椿树,都有萱草。大一点,也在外地吃过香椿,看过萱草。但,还是感觉廊坊的香椿香,廊坊的萱草美。也渐渐读懂了椿树,读懂了萱草,更读懂了廊坊这个城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