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隆中对》战略的成功与失败-第3/4页



    以荆州为家,在孙权的支持下,刘备借到了荆州,准备带兵入川。恰好东吴鹰派重要人物周瑜病故,诸葛亮根据形势自己提兵入川协助刘备收川的工作,把荆州按照刘备的示意全权交给了关羽。笔者曾想,如果不是刘备入川受挫,诸葛亮大概不会把荆州的事务交给关羽。后来,关羽在战略上根本就不按联吴的路线来。

    诸葛亮拿来印信,交给关羽,问关羽:“曹军来犯,君当如何?”

    关羽回答:“以兵拒之。”

    “若曹军和东吴皆引兵来犯,君又当如何?”诸葛亮又问。

    “分兵拒之。”关羽说道。

    “如此,则荆州危矣!”诸葛亮很明显不放心关羽。可刘备派关平前来通知消息,希望诸葛亮带兵入川,明显就是希望把荆州托付给关羽。

    诸葛亮面情郑重的看着关羽,对他说道:“我给将军八个字,可保荆州。东连孙吴,北拒曹操。将军可记住了?”

    “关羽记住了。”

    关羽没有记住,后来给忘了。

    诸葛亮提兵入川,与张飞兵分两路。他们一路上刚柔并济,降服了许多守关将领。与刘备汇合后,用计斩杀了西川主战的张任;并策反马超归顺刘备,使张鲁派来救援刘璋的计划告吹。

    兵临成都城下,马超引军呼唤刘璋,喊话:“城破之日,玉石俱焚!”刘璋也就投降刘备了。

    之后,曹操破汉中张鲁。

    刘备等人整顿西川事宜后,与曹军争夺汉中。当初两川成仇,刘璋派庞义攻打汉中,与张鲁长期争斗,丝毫没沾到便宜,还反过来遭受张鲁军事上的威胁。现在曹军明显胜于张鲁,却被刘备等人进攻,并用疑兵计逼迫得曹操退军,给让出汉中。可见,同样的力量,面对几乎相同的对手,运势之人不同,威力会呈现很大的差别。

    我这里不是说诸葛亮比庞统优秀,这种比对没有意义,也对庞统不公平。刘备的事业发展是很紧迫的,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甚至刘璋张鲁,都不可能不限时的容忍刘备的进取计划。所以时间不等人啊!刘备的行事风格很拖沓,荆州该要不要,该夺不夺,实际上就是把诸葛亮的《隆中对》给坑了。到了益州,刘备又这呀那的,为了他个人的仁义之名,直接把庞统给坑死了。可最终,又杀伤多少将士?

    所以刘备个人的风格,要为蜀汉事业的发展从头到尾负很大责任。(《三国演义》中写到白马访主,小说家言,不做严肃讨论。)

    更多的祸患接踵而至,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不断挑战诸葛亮的神经。先是关羽赶走了东吴的求亲队伍,还辱骂对方。诸葛亮听说后“荆州危矣!”

    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诸葛亮得知荆州的情况在恶化,说道:“速召云长回!”

    但是,古时候的信息沟通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等你得到消息,恐怕已经是另外一副情景了。

    事情的进展无可挽回,曹孙两家勾搭在一起。他们共同杀死了关羽,曹军解了樊城之围。孙权用军事欺骗夺回了荆州。

    牵一发而动全身,刘备随之为关羽报仇,起倾国之兵与东吴大起干戈。刘备已经听不进正确意见了,刘备的才能捉襟见肘,几十万大军全部葬于猇亭一役。刘备自觉无颜再回益州,病故于白帝城。

    这疲弱的蜀汉,正所谓“益州疲惫,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吴蜀交兵,蜀国元气大伤。而东吴虽得到荆州,但国力也遭到削弱,都需要休养生息。因此,政治敏锐的诸葛亮意识到只有吴蜀联合,对抗曹魏,这是大势所趋。由不得个人恩怨,发平民的小性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