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白帝城和巴蜀世家-第2/4页





  就算是一万艘此时的战船,拿一艘后世的驱逐舰有办法吗?

  一枪一炮不发,撞都能全给你撞散架了。

  这个时候的差别虽然没有这么大,但是也不小,一艘八百人的楼船和其他战船组成的船队,顶数百艘小船没有什么问题。

  蚁多咬死象这话适用,但是并不适用于任何场合,水兵也是兵,也讲士气。

  说个实话,大唐的水军,如果不是李靖提前过来大权在握的培养,是比不过萧铣的。

  而李靖脸上露出一个苦笑,十日,你这不是为难我嘛。

  一个毫无防备的萧铣,能不能平灭他李靖对此很有信心。

  但是十日内解决一切,李靖对此却觉得有点不可能,那毕竟是四十万大军的国家。

  简而言之就一句话,李靖此刻的心里还没有种下无敌的信念,这一战才是他真正的成名之战。

  而这一战的效果并不只是体现在外界对他的评价上,也体现在他自身心态的变化上。

  不势如破竹来一次逆天之路,他这位军神能不能成军神还真不一定呢。

  所以这也是王运不愿意多参与平灭萧铣之战的原因。

  他缺功劳吗?

  明显不缺。

  所以这次南下他的目标也只是安抚南边世家,弄一弄水路,以及打一打南边的蛮族,为统军府练练兵。

  王运抬手拍了拍李靖的肩膀,挥手说道:

  “回!”

  众人一路往奉节走去,路上王运询问起了一些事情:

  “说说这南边的世家吧,情况如何?”

  李靖点点头,然后想了想问道:

  “那臣从这巴蜀说起?”

  王运点点头,李靖想了想说了起来:

  “这巴蜀因为稳定的缘故,比较繁荣,文化也是比较繁盛,世家也有不少,主要是以学阀为主。

  比如成都张,眉山张,成都四赵,蜀汉诸谯等等。

  不过他们都很是安分,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很是听话,听话的不像是时间。”

  王运对这巴蜀世家并没有多少了解,所以说道:

  “你详细讲讲。”

  “诺。”

  王运又看了一眼马周,他博学多才,旁边补充补充。

  “这个成都张就是张霸、张楷父子家族。

  这个张霸乃是东汉大臣,一代大儒,在蜀地很有名望,张楷为其子,在蜀地建立了张氏学,主《严氏春秋》。”

  李靖说完之后马周开始补充:

  “此人真的是非常有名,是真正的一代大儒。

  师从大儒樊鲦,早年间为会稽太守,上表朝廷录用了顾奉、公孙松等。

  顾奉后来做了颍川太守,公孙松做了司隶校尉。

  其余有一己之长者,都被提拔录用,引领了读书风气,据说当时的会稽遍地都是读书声。

  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个家族以文化为主,主要就是在蜀地发展,很有名望。”

  李靖瞄了一眼马周,我讲还是你讲,哼,说的比我还多。

  马周咧嘴一笑,抬手示意,你讲你讲。

  “这个眉山张出自张纲,东汉名臣,张纲此人不简单,他乃是留侯张良的七世孙。

  是位极有气节的刚硬之人,但可惜英年早逝。

  他是东汉顺帝时期的人物,张纲虽出身官宦家庭,但没有平常的纨绔习气,很注意气节方面的修养。

  主管教化的司徒知道张纲品学兼优,是个人才,便征召他担任御史之职。

  东汉顺帝刘保是由宦官扶持当上皇帝的,因此,外戚与宦官权势很大,互相勾接,专横跋扈,陷害忠良。

  张纲也因该上书,但是却被搁置了。

  后来朝政非常的混乱,顺帝派遣八名专使巡行各州郡,宣讲皇帝的威德,推荐人才,弹劾奸佞。

  而张纲就是其中之一,他刚离京出巡到洛阳近郊就将车轮卸掉埋在地下,愤然宣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随即先弹劾太尉、司徒尸位素餐,不堪其职。

  又揭露司隶校尉、河南尹、汝南太守等贪赃枉法、违法乱纪,并用槛车将他们送交廷尉治罪。

  还指控鲁相寇仪有犯罪行为,而只有寇仪畏罪自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