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扶风阴云-第2/3页





    刘贵应声下去了。

    3

    由于秋雨绵绵,校场上空无一人,本应按时操练的禁军也因这场雨而落个难得的休息。

    一个中等身材,头戴斗笠,披着蓑衣的男人在左侧辕门前停歇半刻。把斗笠向下拉了拉,匆忙离去。

    不远处校场护栏外,一双尖利的眼睛看着所发生的一切。

    4.

    当晚子时,刘贵守在家主帐前,提防的扫视着四周。而账内,一个黑衣男子已经向刘宏邱行过礼了。

    “穆铮给大人请安了。”刘宏邱赶上一步把来者扶起。

    “穆兄弟,这些年在殿前司辛苦你了。”刘宏邱寒暄的说道,脸上露出难的的笑容。

    “小人知道大人本次招小人前来是为何事,但此事一出,必有一场血灾!”穆铮没有寒暄,干净利索的答道。其实在穆铮这个铮铮铁骨汉子看来,刘宏邱是个公忠体国之人,朝廷柱国之第一人。但他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个权倾朝野却一直低调行事,且善于提拔贤能的“大忠臣”带给宋帝国的是无尽的灾难,他更不会想到,今夜他也将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步。

    “你说吧!”刘宏邱亲自递上一杯温酒。

    “谢谢大人,”穆铮将酒一饮而尽,“太子可能已被奸人所害。”当穆铮话音刚落时,外面“轰隆”炸雷响开了,刘宏邱心头一惊,本来眯缝着的突然睁得大大的,他的手也跟着哆嗦了一下。他赶紧让穆铮坐下,让穆铮将那日情形一一道来。

    刘宏邱边听边捻着下巴上本就稀疏的须发。不时跺上几步,陷入深思。

    刘宏邱心想:皇上御体堪忧,恐熬不过来年。当年皇帝宠信伏氏,立其为后,大赏伏家子弟,无非是因为刘氏门阀权重,想借此平衡朝野,牵制自己,故而多年一直韬光养晦,避伏氏锋芒。且众皇子中长子刘寒勖为伏氏所生,智勇双全,且气度恢弘,有大有为君主之风,被立为太子自是必然之事。但现在恐怕刘寒勖已不在世间了,而先皇子嗣中难有精奇巧干之人,要么庸碌无为,要么喜好斗鸡走狗。而未成年的几个皇子较好的,一是自己的亲外甥,九皇子寒衍,性情温顺宽和。要么十四皇子刘寒霜,聪颖但略显乖张。既然刘寒勖已死,皇上时日无多,伏皇后一介女流不足为惧,且她身边并无可堪大用之才,朝中上下柱国之才皆出自刘家,正可借此时机助寒衍登上帝位。大展自己鸿图之志。

    刘宏邱想罢,回过头来。穆铮已七窍流血倒地而亡了。

    “刘贵!”刘宏邱叫道。

    刘贵马上窜入帐中,看到倒地的穆铮,立马明白主人的意思。

    “此人忠义,但恐坏我好事。”刘宏邱幽幽的说,“他家有老母妻儿,现今住在江陵南郊二十里埠阳村,托人带些银两,给他们置办些房产,也当对得起他了吧!”

    “人怎么处理,我带几个人把他埋了吧!”刘贵询问道。

    “他是殿前司的人,失踪必招人猜疑。用化骨粉化掉吧!此事不许外人知晓。”刘宏邱答道。

    刘宏邱又思索半时,于书案上走书一封。置蜡封口,用自己印信封好。并从书案夹层取出一蓝釉鎏金小瓶一并交予刘贵。

    “这些送至贵妃处,让她见机行事!”刘宏邱道。

    5

    魏都洛阳,天泉宫,往生殿。

    这里是魏帝慕容政修仙炼丹的场所。

    此时,二皇子晋王慕容镜宣带着一干文武百官跪在殿前空地上,自辰时起到现在已经接近午时,已有老弱的臣子因体力不支晕倒而被抬回了班房。

    大殿里依旧静悄悄的,唯一听到的是瑟瑟风声,已近深秋了。

    突然殿内“砰…砰…砰…”三阵钟声响起。众臣不觉抬头向殿上看去。殿门开起了一道缝隙,一个双鬓斑白略显富态的老太监出来,他正是皇帝的贴身掌印太监高玮。高玮高声宣旨道:“皇上说了:轮回生死苦茫茫,忙里催人暗里伤。伤痛之人何多寿,寿与彭祖也身亡。众臣散去吧!晋王殿下留步,皇上召见。”

    众臣知道,皇上修仙多年,虽很少过问朝政,将事情均交予晋王,但在这庞大帝国中,眼观一切的还是这永远在屏风后面的君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