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不如归去



楚宜劝了王意君多回,只是王意君还是不愿回上京。道理很简单,去了上京回不回王家又是个问题,因此只让楚宜带了两封信回去,一封是给祖父祖母的,一封是给母亲周氏的。

        楚宜只能答应。

        回了上京,楚宜亲自到了王家。

        王在熹老太爷自然是没有见她的,只有王老夫人和周氏出来,接了信反反复复看着,又不停地问起她们在莲华居的起居生活。

        王意君纵使不说,王家自然也知道她考上女官拜入妙容夫人门下之事的,府里话风转了三转,现下反倒安静了。

        看见周氏止不住落泪,楚宜很想回忆母亲宁氏的脸,可惜却怎么也想不起,只能在心里叹了一声。

        楚宜细细安抚周氏,王老夫人接着出言训导,王老夫人的话不见儿女情长,反而十分想得开,叫楚宜也忍不住感叹,大概这就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

        临出院门时,楚宜一再让周氏止步,拜别了王家亲长。

        府内丫头正引着楚宜出府的时候,有个小厮匆匆走来,向楚宜行礼禀告,说是王家大郎有请,请姑娘移步。

        楚没有犹豫很快应下了,她知道这是王檀要最后把这桩事做个了结,便随着小厮去了长斯阁。

        王家现在的祖辈,共有三房嫡枝。长房老太爷是王至观,在上京城比不得二房老太爷王在熹盛名在外,但有一个孙儿王檀是最出名不过的了,剩下的便是姑太夫人,嫁去了江州。

        楚宜虽然是来拜访王太傅王在熹,却也有料到可能会遇见王檀,因此心里并不意外。

        她见王檀的次数不少,一直很喜欢他身上的那股赤诚的气概,偶尔在见楚府里见到,多会开他的玩笑,王檀只是笑笑说妹妹不要取笑。

        楚宜到了长斯阁,踏步进了院落,看到那个坐着的身影抬起头来,忽然一时有点不敢相认眼前的人。

        王檀瘦多了。

        那袍子空落落的,他眉骨更加清晰分明,几乎有些病态,然而现在他正笑起来,说:“妹妹来了。”

        楚宜瞬间便有些酸楚:“王大哥哥好,我来迟了,让你久等。”

        王檀笑着摇摇头,请她坐下。

        院落里的人似乎也知道两人要说话,上完茶水便都退下去了。

        “政襄还好么?听说她已经考上女官,拜在妙容夫人门下了,这是喜事,二爷爷虽然不说,看得出是在意的,妹妹跟政襄一块,她有没有说何时回来?”王檀一开口还是问的王意君。

        “最近多事操劳,妙容夫人嘱咐她留在莲华居,应该暂时是不回上京的了。大哥哥放心,在莲华居一切都好,妙容夫人是顶顶好的师傅,我还跟老夫人和夫人说,政襄有时间肯定就回来了。”楚宜不得已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那也好,那也好,全家总是挂念她的,到底都是一家人。”王檀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