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老实人的智慧与追求-第2/4页





        老实人始终对于子女有一种歉疚之感。

        老实人因为自身条件的缺乏,认为自己始终不能给予子女最完备的环境和条件。如同山东陈春秀的家庭一样,其父亲始终认为自己无能对不起子女,后来的苟晶尽管消费了网络公正,并且说“即使我撒了谎,你又损失了什么?”她的老师没有改变她的命运,她却改变了老师的命运。得益于网络时代,她改变了命运,命运多波折,让人堵心头,其父亲也是始终怀有歉疚之心,她的老师也始终怀有歉疚之心——歉疚自己的学生和女儿。这一代父辈始终生活在如此心境中。调查资料中其中一个父亲让自己的儿子参军读军校,目前在某985军校做教员,尽管邻居距离咫尺,也无法从他父亲的嘴里知道他儿子的工作地点,父爱如山,要保护孩子到最后一刻。我们同情陈春秀,同时也没有必要苛求苟晶,毕竟社会向前发展不可逆转,老实人的下一代继承了上一代的信念——比谁都更想要改变命运。高考是公平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果被打破,那么“老实人”这一代至死不肯原谅自己,哪怕不是自己的错,哪怕自己无能为力。

        复杂的情感让子女负重前行,性格孤僻者为一生悲剧埋下伏笔。

        凡是有点知识和文化的子女,在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屈服和不认输。湖南长沙某县高考状元张培祥极其优秀,堪称是悬崖峭壁上长出的一株倔强的小苗,她的作品——《卖米》极其朴实而华贵,如果不是前期命运多波折,她怎会中途折戟北京大学。千里背母上学的刘秀祥犹如汪洋里一条船的掌舵人和船长,船长竭尽所能使尽人生所有,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熏陶,即使是一个文盲,也会懂得新时代的“仁义礼智信”,尽管情感复杂,但是农二代的付出是值得的,产生了广泛的正面的社会效应。

        特别要说明的是,由于性格的影响传承和复杂原因,第二代人固然很努力,仍然遭到命运的打击甚至抛弃。

        比如,来自贫困家庭,从小倔强要强,凭借顽强毅力靠着好心人资助得以完成学业的硕士研究生陈陆洋,在2020年7月6日,广州猎德大桥桥栏跳入珠江身亡跳江自杀。刚刚毕业进入国企,即将开启大好前程之时,却选择轻生……留下18篇日记——据媒体报道,这位来自湖南大学的毕业研究生自杀的原因是因为感情分歧,他一直不能接受事实。北京大学医学肄业博士张进生失业18年找不到工作,目前靠低保生活。根据新京报报道,53岁的刘汉青是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双沐村五组低保户,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系1980级学生。1974年出生的伍继红1994年在广州参加高考,以692分被人大档案学院录取。毕业后,伍继红遭遇应聘单位二次面试落选和父亲去世的双重打击。伍继红有两段婚姻。在第二段婚姻里,伍继红与江西农村的一位农民结婚,并育有6个子女,成为低保户。2003年,张晓勇以县高考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曾在广州外企当白领,后因工作不如意,加之老父亲重病,辞职回乡到小区里干起了普通保安,月薪2000元。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王浩(化名)曾在证券交易所工作,被辞退后失去了生活来源,最后不得不靠偷自行车来维持生活。人生不知道叫生离死别,人生不知道叫千锤百炼,情感和社会知识的缺乏是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他们的人生如同过山车,到了低点甚至低于普通人。《伤仲永》最后说沦为众人矣,由于巨大的高空势能,甚至跌到尘埃里。

        当父母给予了生命,后天也获得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要拓宽人生的道路,仍然需要从人,从事,从经历中去改变,去获得新生,而不仅仅是学习课本和专业知识,如果不能改变,人生宽度和长度可能还不如第一代人。获得高等学历的第二代人,如果说在应试教育中姑且说取得成功,却也陷入一种桎梏之中。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社会不是传说中的江湖,而是多种人情世故的复杂结合体。所以适应社会,改变自己,打磨自己未尝不是一种曲进求伸。“老实人”的后代有更多不愿意做的事情,人生并不是单一场景,做没有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或许前半场成长和突破符合心境,但是始终没改的秉性可能叫不改变。识时务者为俊杰,世异时移,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应当做到不断的推进和创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