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帝袁术 中-第2/5页





    “仲家?为什么不叫伯家?袁本初不是一直自称嫡长子吗?”

    郭嘉仗着最为年轻,曹操宠信,因此什么都敢说。

    “尧舜禹,第二为仲,其意指陈舜土德之后,以承汉之火德。”

    听到曹操的解释,郭嘉一脸钦佩。荀攸姿势不变,沉默不语。荀彧不欲作谄媚之态,只是点点头。

    “哼,这个袁家豺,还是那么喜欢玩这种奇技淫巧。”

    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是战术上依然还是要重视。

    “若非淯水之败......”

    曹操在思考着实力对比,由于宛城战败,曹操已经完全偏离了原来的战略规划——收宛城后东伐吕布。一步慢步步慢,曹操或许需要好几步棋才能挽回现在的颓势。这份战败的耻辱与当下的时局让他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明公勿忧。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淯水未必不是一个契机。”

    “怎么讲?”

    荀攸不紧不慢。

    “若非淯水之事,袁公路绝不敢冒然称帝,故而他一定是料定您在心理和军力上遭受了重创,才敢公然行僭越之举。天下已然大乱,袁术称帝恰恰是帮助了明公认清天下谁是敌谁是友,谁是可以利用的骑墙之辈。”

    曹操点头,暗示继续。

    “首先,自从迎奉天子之后,袁绍是最大的劲敌。以他的文武与实力,灭公孙在只在数月之间,可是他没有。想必一定是担心坐拥中原的明公趁机做大。如今袁术称帝,天下震动,袁绍自然明白,作为奉天子讨不臣的您,不可能置身事外。于是乎,他会放下对您的提防,反而会安心看一场二虎相争的好戏。”

    荀攸注视着曹操的眼神,继续说:

    “吕布,可谓狼子,喂不熟,吃不多。之所以与曹公为仇雠,源自于兖州之争。吕布落败后实力渐不及明公,深惧明公东征报复。淯水之战传遍天下,吕布戒心必会大解,若得合适机会,未必不可利用。”

    曹操眼神轻微闪烁。

    “一直以来,袁公路自视四世三公之贵,招揽天下贤才,然阴奉阳违者多,对其野心不屑者更多。下邳陈氏,陈瑀,率先反正,后又有陆康等人,足见其不得人心。孙策小子虽然横扫江东,基本上也是凭着孙坚旧部,不会真服袁术。新近攻杀大汉陈王,更是惹怒了拥汉之士。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袁术死期不远矣!”

    曹操胸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燃烧。

    “公达,言辞恳切,深得我心。那么如何来破当下之局呢?”

    “我若为袁术,必知刘表不可结,孙策不可信,惟有向东以吕布为援。那么我们以天子之威势,联结吕布。吕布唯利是图,因势利导必为我方所用。另一面,孙策虽横扫江东,然而终无大义名分,明公送他一个名分,此子必然反正。另外联结刘备、陈瑀,五路合击,袁术必败无疑!”

    曹操不禁站了起来。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一般。

    “驱狼吞虎。妙哉!”

    “得道者多助,善哉!”

    面对称赞,荀攸处之泰然。

    “明公距胜利只差一个良机。”

    荀彧微微一笑,似乎想到了什么。

    “明公,没有良机可以创造良机。”

    曹操看了一眼荀彧。

    “听闻陈珪二儿子陈应被袁术挟持,威胁下邳陈氏归附。陈珪回信怒斥袁术无耻,发小自此决裂。不如遣人去徐州册封吕布为左将军,然后暗通一下陈家?兴许,这良机就出现了。”

    曹操笑了。

    “哈哈,你们叔侄二人都不是平常的人,能够和你们一同商议大事,怎么还会忧虑得不到天下呢?”

    此时,在一旁的郭嘉似乎不甘寂寞似的补充了一句。

    “主公,您有没有觉得袁术称帝有些蹊跷?这个袁术对‘代汉者,当涂高’的解释和建号,为什么让我觉得有点不安呢?属下依稀记得曾经还有一个口号叫做‘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莫不是......”

    曹操冷冷一笑。

    “想当年张角广布太平之毒,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分三十六方。朝廷费尽力气也不过是将荆州北部、豫州大部、冀州黄巾天字部主力歼灭而已。之后幽州冀州汇入白波,陶谦驱逐了徐州黄巾余孽,青徐兖三州的残党合流后与我们死战,最终被我们收编了。可是时至今日,诸位谁能忘记这座许昌城也是从黄巾余孽手中夺来的,谁又不知道刘表和袁绍之所以迟迟不动正是因为黄巾余孽还在荆州冀州蛰伏。太平之贼,树大根深,远超想象。那么扬州的情况呢?不言而喻了吧。袁家豺不是蠢货,太平道的残党必然会想要利用。不过,究竟是他驾驭黄巾余孽,还是被余孽驾驭,呵呵,恐怕值得商榷。更何况,在江东势如破竹的是孙策而不是他袁术,一旦袁孙决裂,黄巾余孽但凡聪明一些就该知道将鸡蛋放在谁的篮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