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白发少帅-第3/4页





        就这样,一批所谓的高手大咖被引进来了。什么david、carey、kevin,等等的英文名开始出现在柒曜集团的内部名单上,这其中就夹杂着封总裁的私货,同学、同乡、同事、关系户。不到半年时间之后,高手教练任务完成逐步退场,留下的都是这些自己人。这个代价其实不小,十来个高手教练并非免费,但因为阻力小,更重要的是目的也达到了。而这只是宏大计划的一部分而已。

        在徐雁峰下一线3个月后,封北辰就找了何全智谈话,让他不再兼董秘,专心做党务,提名副书记。何全智不加思索即刻答应,并当天交接了工作。新接任的董事会秘书肖雄,正是封北辰的燕州大学同学,是封总裁实施的“教练计划“夹带进来的“私货”之一,他的特点就是一个“义”字,封总裁看重的正是这一点。像水浒里面的李逵,只要公明哥哥要做什么,他永远冲在前面,哪怕要他去死也绝不找别人垫背。后来他代替封北辰挣钱、整人、炒人,背锅,铤而走险,却也心甘情愿,当然最后也得到封北辰给予的高额回报,并得以善终。这是后话。

        封北辰认为“人”才是一切的关键,他入主柒曜集团后,“南越北燕”的话题更突出了,其中的“北燕人”颇受到重视,而“南越人“则受到排斥,因为  “兼济天下”得从校友圈做起。

        除了董秘肖雄是燕州的,总裁助理侯以仁,也是燕州大学硕士。在封总裁是空降之前,他已经在七曜集团做了5年,做过市场经理,战绩平平,他的人生信条就是一个“忠”字。因此,在封总裁寻寻觅觅找接班人的时候,正好上了。在3万多人的柒曜人集团人才济济,藏龙卧虎,论能力论条件,比他优秀的不少,但是最终封总裁一直以接班人培养,直到5年后越级提拔他为总裁,看重的就是他的忠心。特别是后来央企换届,新董事长看重的也就是忠字,将他安排在央企总经理的位置,因为董事长这个岗位由国资委决定而运作不了,他就以准接班人形式稳住底盘。侯以仁的存在表面看就是幸运,但本质上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这时后话。

        何全智是一个  “南越人”,属于校友圈外人。封北辰所有这些操作,在他看来,洞若观火,毫厘无差。但知道了是一回事,做到了是另一回事;看到了是一回事,能为我所用才是关键。人性是趋利避害的,从人性和利益的角度上看世界,就不会被表象所蒙蔽,就能迅速处理好问题,获得资源和空间。《教父》说,一分钟看清真相比一辈子都看不到真相的人的命运是截然不同的。这种特有的洞察力,是天生的,也是他生存、逆袭的保证。他可以用一个“智”字来概括,唯一的缺点就是记仇,最后自己的前途断送在情仇的心理创伤中。这是后话。

        其实,燕州人也好,南越人也罢,标签而已,标签固然可以起到快速识别的作用,但核心关键不是哪个学校决定的,而是人品和能力的认同,背后也是责任和利益的认可,这才是真相。侯以仁是燕州的,忠心可用。肖雄是燕州的,义气可用。毛毛,燕州大学的,不仅才能力可用相貌可用,身体也可用。前面提到的周小雅是燕州的,纯粹善良可用。何全智是南越科大的,智慧过人,经得起考验,可用。而徐雁南,南越科大的,书生意气,呃,不好用。……

        嗯,还有一个林建宙,南越科大的,科技男、认死理,一个“倔”字可概括,可用于……背锅。这是后话。

        其实,封北辰也不是一开始就能洞察所有人的人性,选对每一个合适的人的,他有一个实践和检验的过程,但有一点,他知道必须保持弹性,持续修正,最后才能游刃有余。对人才的诊断分类、选择培养只是第一层,下一层就是管理层级、管理职能、分业务、分区域、今时间层面的结构化运作。比方说,对于电视机和手机两大业务,彩电作为主业先定位于为公司做贡献,而手机为封总裁私人输送利益,这样分开避免干部之间的比较和冲突。再比,如彩电的外销是为私利的,内销是为公司的;上半年这个业务是为私利的,下半年那个业务是为公司的,等等。实践证明,单独一个人很难适应两种职能,即既是为私利又是为公司,这个有很深刻教训的。因此,封北辰将这种思维叫“以人为本的结构化思维”,其实就是实现私利最大化的结构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