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风缓缓,天朗气清。青青杨柳随着和风摇曳独媚。
春已阑。旺盛的络石藤紧紧缠绕着木架子,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简易纳凉亭。翠绿茂盛的枝叶上缀满了星星点点的十字白花。有些炽烈的阳光透过层层茎叶间的空隙投射到白芍的身上,像是一个个跳动的光点。
白芍用一块素白的娟帕盖着脸,躺在减木为她编制的紫竹椅上摇啊摇,哼着不成曲的小调儿,多么惬意。
可不知为何,白芍的心里却有些古怪别扭,像是有只小猫爪子,挠呀挠的,心烦意乱。
吱嘎一声,白芍拂开帕子,直接个一股脑儿坐起来。掐指一算,坏了!
白芍摊开手掌一朵米白色的络石藤花恰好落在掌心。白芍对着她轻轻地吹了一口气,“乖孩子,去把采桑唤来。”
话尽,十字小花泛起了一层莹白的微光,慢慢又悬浮了起来,在空中打了几个转,接着像是得到感应一样朝着西南角飞去。
未出一刻钟,就看见一个身着翠绿纱衣、头挽垂挂髻的妙龄女子迈着小步子急匆匆的往这里赶。
采桑半弯着身子喘着粗气,鼻尖上也满是晶莹剔透的小汗珠,“姑姑,有什么事这么急着找我?”
白芍看着采桑的破落样子,笑着摇了摇头。把手里握着的帕子丢给采桑,采桑笑嘻嘻地接过手帕擦拭着脸上的热汗。
“采桑,阿宝呢?”白芍盘腿坐在摇椅上,微仰着头。
采桑擦汗的手明显停顿了一下,随即作出一派思索的样子,嘟着嘴说到:在“好像在花姑那里。”想了想又说,“不对,应该是在减木那里。”
采桑看着白芍渐渐冷下来的脸,有些惶然无措,双手不停地搅动着手绢,支支吾吾的,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白芍的脸色又冷了几分,“再问你一遍,阿宝呢?”
采桑知道自己实在是欺瞒不下去,只能一股脑儿地跪下,脸朝着地,不敢抬头。“姑姑,这事也不能全怪我。一月前,你让我与减木师兄下山去治瘟疫。阿宝死活都要跟着我们去,说不让她同去,她就要碎了自己。你也知道她那个性子,说什么做什么我们哪敢不从。而且阿宝千百年来都未曾下过山,我一心软就——可是我万万没想到,她一出了结界才半天的工夫就没了踪影。我和减木想着再不济她多玩几天也就回来了,我也不曾想她去了那么久都没有传回来半分消息。我都要担心死了。”
说完前因后果,见白芍姑姑还不开口。采桑偷偷抬头看了一眼,触及到姑姑愤怒的眼神又连忙低下头去,“姑姑,现在当务之急是先把阿宝找回来。我和师兄想了很多法子也没半点儿见效。还请姑姑出手相助。”
白芍哼了一声,“现在倒是想起我了,早干嘛去了。”
采桑知道姑姑一向都是外厉内荏的纸老虎,就挪着膝盖蹭到了白芍脚边,小手扯着白芍粉色云裳裙的一角,“姑姑,我知错了。你怎么罚我我都认了。请您先把阿宝找回来吧。阿宝性子急又傻,万一被那些心怀不轨的歹人骗去,用她做些坏事可怎么办。”
“你呀!去后山面壁一个月!”白芍用纤细的手指戳了一下采桑的额头,“让减木和你一起去!”
采桑听话的点点头,“采桑这就去领罚。”
待到采桑的身影消失尽。白芍捏了个决,霎时光闪。
下一秒白芍出现在了自古繁华、三吴都会的东南名都——钱塘。所见自是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致。弯弯烟柳妩媚,座座石桥如画,风吹帘卷,露出美人巧笑嫣然。十万人家参差坐落,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一个抱着酒坛子的削瘦男子不可思议的揉了揉眼睛,看着突然间出现在人群中的俏粉色身影,一时有些糊涂。只见那女子一回首,眉眼如画,光润玉颜,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男子喃喃:“仙女?妙哉!妙哉!”
“王兄,怎么不喝了?”另一个背对着街道的男子问道。
被叫做王兄的男人使劲晃了晃脑袋,想要保持清明。紧锁着眉头,再定睛一看,人来人往,人去人散,哪里还瞧得见刚才那谪仙般的妙佳人。又喃喃道:“醉了!醉了!今日恐是不能再喝了!我要回家找我娘子去了!”说完就抱着半壶酒摇摇晃晃地往外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