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中秋节



再过几天是中秋,谢伯娘早早约了谢知兰去打枣。众人收拾一番,兴冲冲的去后山的枣林打枣了。谢国生跟谢国华刷刷的就爬树上去了,背着小娄,灵活的像猴子。谢春兰跟谢夏兰在低的树上摘着枣子,俩人一起努力,用带钩的树杈子当钩机,把树枝钩下来再摘,谢伯娘怀孕六个月了,在家干家务,顺便做大家的晚饭,嗯,看情况怀的应该是谢冬兰姑姑。秋兰今天也被带出来了,小姑娘很可爱,在地上拣枣,专挑那些摔下来没有坏的,还能吃的。粮食紧缺,不能浪费。

        谢知兰拿着个蛇皮袋,放下后,也找了颗树,也爬树上摘枣子去了。腰上挂着个小竹篓,装满了就接下来递给春兰,等她倒掉再把空竹篓递过来,再继续摘。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她看着蛇皮袋装的差不多了,就招呼大家停下来。拿绳子捆好袋口,又把几个人身上背的小竹篓装满,就可以回家了。一人抓了一把红枣,边啃边走路回家,谢知兰听着几个小鬼头的嘻声笑语,心情好极了。笑声清脆,惊飞了一群林间飞鸟。

        “野鸡!野鸡!”谢夏兰看着眼前飞过的五彩翅膀喊道。

        “今儿抓不住,先回家吧。等干妈蒸枣子吃。”谢夏兰看几个娃听到鸡都有点流口水了。怀疑自己以前的嘴馋是祖传。不过今天有大活,回家要分枣子,把红枣拿出来,青枣跟半哄的枣拿出来分开。谢伯娘要把枣子煮过煮熟,晒干。红枣单独晒。这样做的青枣也很好吃,她很馋这一口,已经很多年没吃到了。然后谢伯娘还捏了面粉团,做桐叶粑。

        桐叶是早上她去上工的时候顺手摘的,摘的时候还有露水,选的宽大的桐叶。摘了一大把,下午收工早。早就拿回来放谢伯娘家了,清洗完,收好备用。几个娃就下学回来了,带着几个娃一起上山打枣。路上还遇到了村子的另一拨人,还有几个面生的年轻人。谢国华说是分到村里的知青。原来村里也有知青的啊?她都没见过。

        “是分到老屋住的,不在我们这边。”大概是看她若有所思的样子太明显,谢国华又解释了一句。嗯,她们这个姓是大姓。原村址是在更贴近山里的地方,后来人口一多,慢慢顺着溪流就分出来建房了。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村落,她们村子也就一两百号人。都是同姓人,要往上算同服,共一个祖宗,算一个小村子。村子称呼原来的村子是老屋村,大概是共一个祖辈,有种特别的亲近感在。

        “干妈!我们回来了。”远远看到屋子的炊烟,谢国生就开始喊。

        不一会儿谢伯娘就站到了门口,等谢知兰枣子放下来,几个小的把竹篓也放下来了。

        “春兰,你去把咱家簸箕拿过来。”谢伯娘喊着春兰,然后扶着腰撑着肚子看了下枣子。

        等春兰把簸箕拿过来后,她拉了拉门口的框。

        “把枣子都倒进来,红的放簸箕,还青的放蛇皮袋里,等会儿去河里洗洗,等蒸完桐叶粑,煮枣子。你们几个分枣子,知兰、春兰过来跟我包粑。”

        “好嘞。”谢知兰和谢春兰应道,把枣倒进萝筐里后,就跟谢伯娘进了堂屋。一个面盆,放着拌好的青色面团。还有个大碗装着拌好的馅料,一般是红砂糖跟花生碎。洗过手,拧一团粑粑,放一勺馅儿,裹好拿桐叶折几折包裹住用桐叶柄插住固定,一个粑粑就做好了,放在一边,等做好一起放锅里蒸熟就可以吃了。桐叶粑鲜香软糯,打开桐叶后可以看到深绿色的粑上有桐叶的清晰纹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