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行书出世-第2/3页
“真漂亮啊这个字,浑厚有力却还带有隶书的饱满,但跟隶书比起来,却是两个风格,陈先生,你向来都是这么写字的吗?”
经陆菲鸿这么一说,众人又对陈文的字迹感兴趣了起来。
“陆小姐,在下斗胆,想请陆小姐将此诗放于桌上,在下想临摹一下陈先生的字迹。”
“是啊陆小姐,能否借诗一用,让在下仿抄一遍。”
“陈掌柜,不知你可否能用这种字体,再写一遍《望青台山》呢?我……我愿出十两银子!”
“李掌柜,你这是看不起陈先生啊,十两银子就想买陈先生的真迹?陈先生,我愿意出百两白银,求《望青台山》一篇。”
“不知陈先生,这种字体你可有命名?还是说,只是你的一贯风格?”
陈文转过身去,单手背在腰间,显得逼格很高。
“这种字体,我称它为:行书!”
……
这首《无题,赠陆老爷》,再次轰动青州,尤其是文坛,引得无数人争相讨论。
墨砚阁,这个青州才子的聚集地,更是贴满了陈文的各种作品。
《望青台山》《无题,赠陆老爷》这两首诗自然是挂在正中央。
除了陈文的对联与这两首诗以外,行书,也是众人讨论的焦点。
字体嘛,各有所好。
隶书与行书,都是文化传承,没有好坏之分。
就算是当今隶书横行的大盛,也有人钟爱篆书,每日以篆书为体,书法百篇。
亦不缺那些研究甲骨文的老者智者。
行书的出现,只能说让大盛百姓多了一种选择,让文化传承更加丰富多彩。
这两篇绝世之作,也为文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这两者,都指向了同一个人!
陈文!陈先生!陈子!青州第一才子!
而今天,陈文又多了两个称呼。
一个是“陈师”,这是一些文人秀才对陈文的称呼,想拜其为师,学书法,学作对吟诗,同时还表示陈文才学过人,可为人师,青州文人,皆是陈文之徒。
故以“陈师”相称。
另一个,就是“陈阁主”了。
不错,就在傍晚,陈文买下来了洞庭居旁边的洞庭阁。
洞庭居,这是陈文一直看中的地方,是青州最大的商府。
之前陈文就跟洪忘川说过,若是登州大会能博得头彩,恳请徐尧山能把洞庭居赐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