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7星劍-第5/8页



經過兩百多年的戰亂,除了四個大國以外,其他小國不是成為屬國就是被併吞。佔有北方玄州、東北變州大半的解國,國君號稱『德王』,麾下的人才有『四賢人七君子』。

佔有南方炎州大半和西南朱州的荊國,國君號稱『武王』,麾下人才有『三英十傑』。

而佔有東方蒼州、東南陽州和炎州、變州一部份的華國吞滅成夏,國君自稱是受命於天的『天子』,麾下人才稱為『九曜二十八宿』。

最後是佔有西方昊州、西北幽州和玄州一部份的晉國吞滅宗夏,國君號稱是平定亂世的『真龍』,麾下人才稱為『五虎十八狼』,韓猛繼承父親的『白虎』稱號,正是五虎之首。」

「喔,因為華國統一中原,所以他就逃到西方了。只是過程是怎麼樣呢?」多尼爾突然說。

「為什麼你這麼肯定是華國獲得最後勝利?」穆對他的發言有些意外。

「因為他們人最多。」

對於這種過度簡化又不能算有錯的推論,熟知東方情況者一下想不出該如何回應,沉默幾息後才繼續說下去。

「中央的鈞州是當年夏帝直轄之地,因此佔據鈞州就象徵接收其帝位,華國先滅成夏,兩年後便稱帝。

晉國也隨即吞滅宗夏,繼位方才數年的晉王見識器量都遠不及前代,個性卻好大喜功,還沒鞏固好新領地便急於稱帝並且大興土木、建造宮室。

但因為宗夏的豐都才是當年夏帝建都所在,因此華帝命九曜中的木曜楊霖為先鋒,率兵二十萬攻取宗夏。

楊霖剛開始連下十數城,卻在將抵達豐都時被韓猛截阻,折損四萬多名士兵後又一路敗退至邊界。

因為事先打探軍情而察覺到木曜有兵敗的危險,華國的水曜沈冰、火曜狄燁趕緊各率兵十萬接應,韓猛才沒有攻進成夏。

保住宗夏之地後,晉帝就想奪取成夏,要韓猛進軍。他回覆說兵力不足,至少得再增兵三十萬才行。

當時韓猛麾下共集結三十萬大軍,對峙的木、水、火三曜合計是三十五萬左右,對手雖也是能征慣戰的名將卻仍不及他,於是晉帝開始懷疑為何要這麼多兵馬。

「東方人打仗這麼大手筆啊?這戰不管是哪邊的兵力都比普羅西亞全國軍隊還多,居然還可以要求追加一倍。」多尼爾插嘴說。

「雖然各國長期處於交戰的狀況,但光是他們爭奪的鈞州土地、人口就已超過普羅西亞全國,所以在東方這樣的大戰雖然不是經常發生,卻也不算罕見。」

解釋後穆又繼續講下去「讓晉帝起疑的禍因就是這把七星白虎劍。當年有位鑑器名家巡迴列國,拜訪各地的君侯將相、義士俠客並觀賞他們的佩兵,然後寫成一本識器錄,刻印成書流傳開來,當中記載一百零八件名品,此劍也被收錄在內。

東方有所謂『兵肖其主,以兵相人。』的說法。一個人會選擇適合自己性格的武器使用,否則也會慢慢受到慣用兵器的影響。

生性仁慈者不喜用兇戾殘暴的武器,聰敏機變者會愛用靈活自如的兵刃。所以那本識器錄不只是品鑑兵器,也是評價其主人。」

想了一下,多尼爾插話說「這麼說來好像有幾分道理,那女人的性格就像火燄般兇猛暴烈,你的雙劍也是詭異多變得很,真的是武器和主人很相似。那我應該適合哪種魔法屬性的武器?」

「風,你這個輕浮的傢伙。」剛被順便損一下者沒好氣地說。

「嗯,我會考慮這個建議的。」對方貌似認真地回應。

「識器錄裡面評這把七星白虎劍有鬼神驚懼之威,可是噬血過多、兇殘暴戾,對於兵主有害而不可輕用。若是由本性兇殘之人佩用,兇上加兇,必定為禍生靈。」

「那人家怎麼評你的呢?那兩把奇怪的劍應該也稱得上是名器才對。」多尼爾又提出問題。

「那本書寫成時我的雙劍還沒鑄好。」他不想在此事糾纏而繼續往下說。

「七星白虎劍的主人對其評價並不當回事,而前代晉王時就有臣下進言說韓彪得劍後盛年病逝,而韓猛久用此劍卻相安無事,可見其性兇殘狠毒如虎,不可輕信重用。

當時晉王說此劍因其主心正而辟邪除妖,又因其主心邪而殘殺無辜,可見正邪之念在於人而非兵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