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张居正
杨奇听言摇了摇头说道:“殿下,此时若是想要在去动南方之事怕是要三思而行了啊。”
周正朗听言则是皱着眉头说道:“为何?”
“既然已经有了证据,为何还要再放任不管?”
周正朗十分坚定的说道:“这件事孤不知道则罢,既然知道了,那就不能在放任不管。”
“父皇让我监国,就是要我代替他去处理朝内一切大小事物。”
“江南一带自从我皇祖父起便开始以各种理由推迟税收,如今已过去了十年有余,显然已经成为了大周的毒瘤。
那些钱都去哪里了?是不是进某个朝内大员的口袋里了?
凡事总要有个交代,这江南一事必须是要处理的。”
大周的主要财务来源都是出自于南方。
自从他那个皇帝老子上位以来,天灾不断早就把国库消耗的差不多了。
最令人可笑的事,他们这帮人吃的饭竟然会需要靠宫内一些有权势的宫女太监们去倒卖自己打赏的东西去换钱购买。
他那个皇帝老子想节俭么?
还不是因为没钱。
想到这里,周正朗突然开口问道:“杨阁老,你怕也是有些时日没有从朝廷内领到俸禄了吧?”
杨奇脑海里全部都在想着如何劝说他不要鲁莽行事,一时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回答。
周正朗一看他支支吾吾的说不上话,内心竟莫名起来一丝怜悯之情。
他望着杨奇感慨到:“想我大周自从祖皇帝建国以来,也曾有过不少太平盛世,却没想到终有一天会穷到连官员们的俸禄都发不出来,这是何等之耻辱啊。”
说完,周正朗冷冷的看着杨奇问道:“杨阁老,你给孤一个理由,这江南之地怎么就动不得?”
杨奇看了看周正朗正色的说道:“老臣之所以不让殿下您处江南之事,理由有二:
一则皇上率领齐王的十万将士前去,此次讨伐少则数月,多则半年,而筹备行军所需粮草等物才是殿下首先要处理的头等大事。
江南之事您根本无需操心,皇上凯旋归来之际自会处理,当时候又有齐王爷的大军在京师坐镇,那些人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第二则也是主要原因,皇上御驾亲征,京州城内防卫空虚,若是把他们给逼急了又有谁来保证这京州皇宫和殿下的安全?
而这朝廷之内,两种派系已经是一种平衡之势,贸然去打破一方必定会造成一方独大的局面,当时候必定会削弱皇权。
而且江南之事的官员若是拿下之后,又有谁去顶上殿下又是否考虑清楚?那个人是否又知根知底又会不会做些与前任官员同样的事情,殿下您又是否考虑明白?”
周正朗听言一时却不知道如何去反驳,便是开口说道:“难道就这么继续放任他们不闻不问?”
杨奇听言则是摇了摇头回道:“至少在殿下您的羽翼未丰满之前不可贸然出手。”
有些事,如果准备去做了,那就必须把一切准备的万全才是。
而大周的皇帝之所以选择先去伐胡,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去做的。
一个是有着足够兵力甚至可能会入侵大周的小国,另一个则是贪官污吏说杀也就杀了的。
文官会造反么?
他们手底下有没有兵力,拿什么去造反?
大周的文官和武将们早就水火不容了,让他们表面上迎合做样子可以,让他们跟着一块造反…
呵呵。
想的别想…
说到这里,杨奇也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那些在朝中的大臣们也只是些贪恋权势而已,对于他们手底下做的事情也是尚未可知的。”
周正朗闻言则是很是奇怪的说道:“杨阁老这话又是何意?若不是他们在这些大员们的默许,他们手底下的人又岂能干些乱七八糟的事?”
杨奇闻言则是想反驳却真的说不出口。
这其实是跟大周官场的风气有官。
直白的说,大周提拔官员看重的不是你这个人到底有没有能力,而是你到底是谁的人。
有能力的人只要没有搭上线,到死了都会待在那个位置上半步不动。
而那些成功的搭上线了的官员们则是不然,他们升官的步伐则会按照正常的三年一升迁。
如果是那些特别懂事的官员,升迁的步伐则是快到离谱。
就拿大周永文时期的一名大贪官张居正来说吧。
这家伙可是个牛人啊,仗着家里的关系连科考都敢作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