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一.二 环境 之 露天电影-第3/6页
露天电影就在院子里面放映,看电影需要占一个好位子,你在两侧面看电影看着有些变形,就影响了观看效果,中间的位置就是人们都在抢的位置;有人已经站在那里了,你也不好硬是把人家挤跑了,只好退而求其次,也是这个退而求其次,就形成了围绕着中心向边缘扩散开去的情景;慢慢的人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靠向边缘了,实在在边缘看着费劲的人们,也就只好站到电影银幕的另外一面去;看到的人物、景物同正面相比起来,左右是相反的;银幕是可以透过去的,不是不透光的银幕,后期的银幕你站在银幕后面就看不到影像了;相反归相反,一旦电影情节上面入了迷,也就暂时忘了是不是正常的方向了,这个也是有的事情。
露天电影没有座位,看电影的人们就只能够站着,就是这样,人们也还是都会来;一些离得比较近的人就拿了自己家里面的凳子过来,于是就有了一个独特的风景:同样是看(同一场)电影,有的人坐着,而另一些人就站着(看)。
距离小学校、大队院子比较远的人家,也是可以带着自己的凳子来的,不过几百上千米的拿着大木头凳子,还是有些沉的。也还有一道风景就是电影散场了,住在附近的孩子们就手里拿着几个凳子回家去,也还是有的,多出来的凳子是他们给他们的亲戚、朋友们拿来坐着的。
凳子沉也罢,轻也罢,人们是这里的观众,也不需要做什么,电影放映员还是要干活儿的。
夏天,天儿很长,人们要去看电影,就早早的吃了饭,家里面主妇一般的就会留在家里面看(着)家,就不去看电影;孩子们是一定要去的,一些孩子还会搬走了家里面的凳子,也就听说过电影散了场,有的孩子忘了把凳子带回去。
大队里面负责了电影放映员的伙食,这些放映员还是有出来工作的饭菜补助的,他们可以把这个补助用来与大队里面进行交换,来换取在这里面吃饭的“饭票”。
我们不要觉得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就不是问题,实际上很多的情况下,这些生活上的问题都是要有解决方法的,也是在安排工作的时候就顺便安排了的事情,说是顺便安排了,却是很重要的事情,没有谁能够不吃饭,一直干活儿又不睡觉,这个是人的普遍生活方式,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必须得到保障才能够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当然了,成仙了道是人们的愿望,可是人们追求了几千年了,这神仙的行列里面人数还是有限度的;可见这个吃饭、工作、睡觉是必须解决的,啥时候人们都成仙了道了,这个也就不用再提及了,也是真的。
想看电影前站工作是一定要做的,比如早早吃完了晚饭的放映员,就不像小村人可以聊聊天,或者打个盹儿,他们还是需要做一些体力活儿的。
露天电影的银幕是需要架起来一定高度的,几百人在一起看电影,银幕就不能太低了,前面人的后脑袋挡住了银幕上面的影像是不行的;太低了后面的人就看不见银幕上的影像;电影是光学与电气结合的产物,银幕过低了,光路也会受到影响,总不能把放映机前面的人头也投射到银幕上面去吧,或者电影中的大部分影像在银幕上面,还有一部分在前面人的后脑勺上面,前面的人动了一下,也要跟着追踪这个影像,这样似乎看电影的难度增加了很多了,真的由休闲娱乐演变成了锻炼跟踪能力也还是有个时间问题的,比如这场合也不合适,这时间也不合适;放映机不能够架设得很高,那样会增加难度,也不安全,这与我们看到的电影院里面的放映机加得很高就不一样,照搬过来并不适用;把银幕架高是一个折中的很实用的办法。架起来的高度是固定的,在每一个村子都是一样的,架起银幕的就是放映队带来的那两根松木(电影)杆子,还有他们带来的几根长绳子,往往在搬动的时候这几根绳子就拴在这两根杆子上面,并不解下来,架设杆子的时候就通常把杆子连同拴在上面的绳子一起抱到或者抬到预定的地方去。
放映员的体力活儿开始了。两根杆子中间有绳子连着,这距离是固定的;按照这个距离摆好了两根杆子,接下来就是把四根绳子分别扯向四个不同的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