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 桂榜



        南方秋日,青翠葱茏,桂花草木散发着醉人的芳香,缕缕阳光洒落林中,各种鸟儿不知疲倦的鸣唱。清澈河水中,鱼儿在悠悠水草中来回穿梭,野鸭嬉戏追逐,激起点点浪花。微风掠过水面,吹起粼粼波光,将天空染成碧绿。

        郡城柴桑的考院,在东市街的西部,这两个月来更是热闹,各县士子在坊中租赁房屋来准备考试,卖书卖货的商贾、帮着运送行李的力夫、忙来忙去掮客、肆无忌惮的牙子、遮遮掩掩的蟊贼、高声吆喝的走江湖、大呼小叫耍杂碰瓷的……让坊中成了鱼龙混杂之地,让本就喧嚣的大街更是吵杂。

        在背街临河的小楼雅间中,三人起身,起身迎接进门的中年人。

        来者四十多岁,面容清瘦,胡须灰白,经历风霜的脸上有了深深的皱纹,紧步推门,见到众人,面露喜色,紧着招呼,“文公子,陶兄,昭兄!”。

        屋中三人见到来者是陈保全,赶紧的招呼,“太史公!”

        听到太史公,陈保全谦虚的摆了摆手,笑道:“不值一提。”

        公子笑道:“连太史公都不值一提,想不起来在咱们大越,还有什么能值得一提!殿试擢才,高举凰榜,出入玉堂,这可是天下读书人最无上的荣耀了。”

        陈保全推却道:“我等年岁相仿,就兄弟相称吧!”

        众人哄笑,陈保全被推让着坐到上首,文德、陶子韶和昭博太相陪。

        文德是位翩翩公子,面容清朗,姿质风流,来自陶瓷行首文家,是家中长子,很得父亲器重;陶子韶中等身材,器宇不凡,透着精明干练;昭博太身材高瘦,古铜色皮肤,眼睛细小,鼻梁不高,薄薄的嘴唇,一看就是心思敏捷之人。

        寒暄之后,酒菜陆续上来,文德举杯,“恭喜陈兄,不过**年间,陈兄就成了这院试的主考大人,将来前途无量,我等将来还要仰仗陈兄啊!”

        陈保全笑问:“二位贤弟的院试如何?看你们满面喜色,想必不错了!”

        “策论老调重弹,还是茶陵和流民问题。”陶子韶皱眉深思,“只是史论中,提到了子微甲,此人在国史上并不彰显,此次提及,很是偏门。”

        “这茂举都三四百年了,经书阐发圣贤之微旨,以观其心,策论以通达古今之事变,以察其才。只是,考题连年积累。《鼎元小解》、《锦绣集要》、《蒙正》等通书,历年试题都收录,士子们都快读烂了,考题只能越来越偏门了。”  昭博太掰开大螃蟹,试探着问道:“是不是宣政院有意的敲打茶陵斗家?”

        “我看是敲打儒家!”陶子韶嘲讽道:“我们元越向来以杨朱为正统,儒家子舆最是虚伪,为了劝说权贵,竟连好色,好货,有疾之人都能做圣人,真是令人不齿。这些儒生,本来就是替人家做幕宾的,如同摇尾乞怜的狗一样。”

        昭博太摆摆手,“这就尖酸刻薄了!”

        陶子韶不以为然,“夫子的门徒就是如此。”

        见到二人针锋相对,唯恐失了和气,陈保全赶紧出来打圆场,“二位贤弟,不管是夫子,还是杨子,皆有可用!不管做什么,都要时有时无,时松时紧,不能执着于一,时移世易,唯一不变的是趋利避害之心,哪有不变的教条?”说着,便转移了话题,“你们今年看的是艾南英编撰的《今文定》《房选删定》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