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山中人家-第3/3页





        父亲很是不好意思,“阿大啊,阿大读了十多年书,也在县学……”

        见到父亲尴尬,母亲赶紧上前解围,“阿大本来可以去学宫的,只是因为有你,家里有变故,就没法读书了,你要好好读书,把你阿大的遗憾弥补了。”

        李乂很是愧疚的点头,“好,娘。”摸着挂在脖子上的玉佩,好奇问道:“娘,太伯父怎么好久不来了,都有些想他了,不知道下次给我带什么好东西。”

        追忆往事,父亲神秘的笑道:“你那个太伯父可不得了,我可是见过他的厉害,身手高强,应变无双,来去如风,疾如雷电,当时和三个人打了起来。”

        母亲赶紧制止,“孩子还小那,说这干啥,还是说说别的吧!弗羊,你爷爷家原来也在县里大户,在县城开过铺子那,你父亲也在县学读过书那。”

        平安骄傲的言道:“在城外还有十几亩水浇良田那,有房有店,算是殷实康乐人家了,你爷爷乐善好施,周济乡民,甚得人心,颇得乡民夸赞。”

        李乂敬佩的言道:“阿大,你真厉害。”

        父亲和蔼的笑道:“这算什么啊,汶水县学上面还有泰郡的郡学,再上还有国学东序,更厉害的还有皇领太学和东元学宫那,都是饱学之士,方家大儒去的地方,咱县从来没人去过。要能考进那里,才是风光无限,光宗耀祖那。”

        李乂问道:“阿大,什么是光宗耀祖?你总说光宗耀祖。”

        父亲正色解释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就是大孝。”

        母亲笑道:“就是说啊,你要努力,等你有了大功业,我们也跟着沾光。”

        李乂似懂非懂,只是觉得好,“那我就建立大功业,让你们沾光。”

        父亲很是欣慰,母亲却笑道:“什么大功业,快乐就好。”

        父亲很不高兴的教训起母亲来,“怎能告诉孩子这些?要让孩子立大志。”

        李乂不理会父母的苦心,“快过中元了,该去趟县城看姑姑了。”

        父亲言道:“该去趟县城了,家里的纸墨都快没了,正好也去看看庆瑞兄。几个月没见面了,他多开了几个大铺子,很是不得了。明天准备点山货,给亲家带点过去。”想起什么,父亲言道:“我们原来的老铺也被他收过去了。”

        母亲怔了一下,似乎想到什么,不过没有多说,“那我给你们收拾收拾,明天就去吧!”对李乂言道:“明天你就可以见到你的小媳妇了,高兴吗?”

        吃着煎蛋,啃着鸡腿,李乂开心的嘿嘿傻乐,使劲点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