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山中人家-第2/3页
父亲肃声道:“夫子说,只有学而知之,无有生而知之,不懂就问。”
李乂有些不解问道:“阿大,夫子是谁?怎么阿大总说夫子夫子的。”
父亲用无比崇敬的口气言道:“夫子是圣人,是了不起的大圣人!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正是有了夫子,这个世界才有了光亮,才有了文明。”
李乂有些不好意思,“知道了,阿大,我要不耻下问。”
父亲被逗笑了,“阿大问你,叫不耻下问,你问阿大,是请教。”
李乂嘿嘿一乐,可爱小酒窝浮现,“请教阿大,是什么思啊!”
父亲将打好的纸钱收了起来,“那个是伊,后面的是璋,伊是上古姓氏,相传是虞朝大尹的后代的姓氏,那时没有宰相,大尹就是宰相,大官的意思。”
李乂思考会儿,好奇的问,“这么说,娘还是来自大官家。”
收拾干净进屋的母亲开玩笑道:“你外公可是大官啊!”
父亲难得的打趣道:“你娘要是官家女儿,阿大哪有机会娶你娘。”
母亲不以为意,笑嘻嘻的开着玩笑,“这是你修来的福分。”
见到贡品上齐了,母亲取过蒲团,虔诚的跪拜下去,口中念念有词。
父亲也上前跪了下来,给介文和綦毋水真的牌位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给伊思和伊璋的牌位躬身行礼,烧着纸钱,口中念道:“伏维尚飨!”
跪着的母亲将李乂拉了过去,“弗羊,给你外公、姨娘和舅舅磕个头。”
李乂并不知磕头的意义,只看到母亲眼中含着泪水,心中一动,就到了蒲团上,学着母亲,给牌位上的众人使劲的磕头,来表示自己的诚意。
正在烧纸的父亲默默查着,看到儿子好像是小鸡啄米样的还要磕,赶紧阻止道:“够了,够了,给外公外婆磕九次,给姨娘舅舅磕三次就够了。”
李乂起身,问道:“阿大,为什么对着牌位磕头啊?”
父亲正色言道:“弗羊,《大雅》有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就是说,若不时时刻刻想着先祖,怎能修养德行那!孝是天经地义,人伦大道,是立德立身的根本,以孝治国,教化天下,就能做到时风不肃而成,国家不严而治。”
李乂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敬佩言道:“阿大懂得真多。”
母亲笑道:“那就好好跟着父亲读书,将来也能懂得很多。”
李乂郑重点头,“嗯,娘,我也要考进学宫,也要做大*三元。”
“学宫是咱东元的,这大*三元是要元越和北地的,他们才有茂举。”说着,摇了摇头,面露遗憾,“斗大黄金印,天高白玉堂,不读书万卷,那得见君王。”父亲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男儿就要立大志,有了大志才能成大事。”
“阿大去过学宫吗?”李乂瞪着大眼睛,满怀期待的等待着答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