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78】筋功(二)



十二经脉

        它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共十二条正经,并与脏腑相连,各属于一定的脏腑,以阴阳表明它的属性。

        这十二条正经对称地分布在身体的两侧。

        凡循行在肢体内侧,与脏相连接的经脉,叫做阴经;凡循行在肢体外侧,与腑相连接的经络,叫做阳经。

        十二经脉分类如下:

        阴经属脏络腑太阴肺经

        (行于内侧)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阳明大肠经

        十二阳经属腑络脏

        (行于外侧)少阳三焦经

        太阳小肠经

        经太阳脾经

        脉阴经属脏络腑

        (行于内侧)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阳经属腑络脏少阳胆经

        (行于外侧)

        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间有严格的承接顺序,表里相连,阴阳相承。

        其顺序为:

        手太阳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阳手少阴手大阳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足厥阳足少阳毛小阳手厥阴足少阴足太阳肝经胆经三焦经心包经肾经膀胱经

        十二经脉的运行就如上图所示那样,首尾相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我们所讲的练气功,就是要根据十二经脉的运行方向,把气运行于十二经脉的循环之中。这就是大周天运行法。

        当然关于大周天的具体循行路线,说法也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奇经八脉

        内气运行除了上述的十二经脉以外,还有八条具有特殊功用的脉。

        这八脉因不与脏腑直接相连,又不受十二经脉顺序的制约,而是“别道奇行”,所以称为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奇经八脉不连脏腑,不与表里相配。

        同时,除去任督二脉之外,其它六脉的俞穴都寄于正经。其中,冲脉、任脉、督脉都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身体的前面;督脉行于身体的背后;冲脉并足少阴挟脐而上。

        任、督二脉上行之后要接于唇内。

        对于这个问题,《奇经八脉考》是这样说的:“督脉起源于会阴,循背而行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脉起源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日阴脉之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