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76】筋功(一)



筋经功是峨眉派的秘传功之一。它是熔武术、气功、医疗于一炉,综合道、佛、儒、武各家之长的一套功法。

        众所周知,峨眉功夫与少林、武当功夫鼎足而立。

        少林是佛门功夫,武当是道家武艺,而峨眉功夫既不单单属于佛门,也不仅仅归于道教,而是佛道共创的武功。

        有人这样概括峨眉武功,说它是“吸取少林、武当之长,熔峨眉山之佛、青城山之道”而形成的独创功夫。

        从动功、静功、医学、武功到服食等无所不备,所以,峨眉功夫自南宋以来,在中国气功、武林界颇负盛名。

        那么,作为峨眉功夫之一的筋经功究竟是何人创造的呢?由于筋经功是秘功,没有文字记载,全靠口传身授,因此此功的创始人无文字可考。

        据传说,筋经功的创始人是峨眉道人。

        一提起峨眉山,大家自然想到它是有“佛门仙乡”之称的佛教圣地。

        著名的武术高僧在峨眉山的活动,时有传闻。

        峨眉僧人的武功直接影响了峨眉功夫,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应当承认峨眉功夫受道教与道人的影响,并不亚于受佛教与僧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大于佛教与僧人的影响。

        四川有“天下幽”的青城山,它是道教的第五洞天,天下著名的道教名山。

        山上道观林立,建观的时间比峨眉山建寺的时间还早。

        道教正一派之祖张天师张道陵(公元34-156年)就是青城山的开山祖师。

        两千年来,作为道教圣地的青城山一直香火不绝,历代都有武林高手隐居于此。

        他们的武功对峨眉功夫的形成起了极重要的作用。

        道教在四川影响极大,作为佛教圣山的峨眉山在建寺以前,是道教的第七小洞天“虚陵洞天”。

        峨眉山的九老洞,据说就是峨眉山请道士来山居住或交流武功的地方,僧道间武功的交流渗透,促进了峨眉功夫的发展。

        由此可见,传说的筋经功是由峨眉道人所创,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么,峨眉道人是怎样一个人呢?明朝唐顺之写过一首《峨眉道□□歌》4,盛赞峨眉道人的功夫。

        这首“拳歌”的大概意思是:少林拳法世间稀有,但峨眉道人的功夫更加使人感到新奇。

        峨眉道人能竖发顿足使岩石崩裂,来去如仙女穿梭,转折如天魔舞袖,不可测如鬼蜮含沙戏人,气势雄如猛兽,与人较技有形似无形,险中呈巧,拙里藏机······

        峨眉道人创筋经功一说虽不可详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筋经功的创造者当是明末清初四川的一些道中人或武林高手,筋经功属峨眉功夫秘功之一种。

        大约在1770—1780年(清乾隆年间)始传于我家高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