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71】性命微指(三)



然而更多的内丹家,更强调性命这对概念中所包涵的先天生命本体性与神秘性。

        他们认为,所谓“性”不仅仅是一般的精神意识,而是人先天所有的遗传性思维物质和精神本体;

        亦即所谓的“元神”或“真性”;

        而“命”所意指的也不只是人的身体,甚至也不仅指人体内部一般营卫呼吸之气,而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元或先天祖烈。

        元代内丹家李道纯指出:“夫性者先天至神一灵之谓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气之谓也。

        ”4明代内丹家伍冲虚说:“性即元神,命即元,是我生身本来之所自有者。”

        中国气功学和医学生理学关于元气的论述出现较早,早在《内经》中就有所叙述。

        但元神或真性的学说却相对较晚,并且主要是借鉴于佛教,尤其是禅宗。

        中国大乘佛教的“真如缘起论”认为:众生皆具有大智慧光明的、遍照世界的、真实识知的“真心”、“真如本性”,亦称“法性”或“佛性”。

        《华严经》说:“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

        禅宗六祖慧能说:“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

        ”佛教徒们宣扬,世上人人都有这种自性清静、湛然寂住的“真如本性,”而佛徒们所追求的,正是要通过定慧参悟来扫除妄识偏见,达到显现“真如本性”的最高境界——涅槃。

        道教内丹家正是在唐宋三教合一的风尚下,吸收了佛教的这些理论,将神气合一的修炼理论发展成了性命双修的理论。

        北宋内丹南宗之祖张伯端说:“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

        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也气禀之性也。

        元神乃先天之性也,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4他又说:“盖自太极既分,禀得这一点灵光,乃元性也。

        元性是何物为之,亦气灵凝而灵耳。故元性复而元气生,相感之理也。

        ”6道教养生家们通过这种“元性”说或“元神”说,便将道教传统的养神理论同佛教的禅定学说相统一了,从而为气功意念和精神的修炼开辟了一个新的方法体系及实践体系。

        这种引佛人道、佛道双修的炼养方法。

        正是内丹性命双修学说的前提和本源,也是内丹术相对于其它传统道教气功的特征之一。

        元神和元的炼养是内丹“性命双修”的基础,也是内丹的真所在。

        伍冲虚指出:“仙道以元神元二者双修而成,故说性命双修为宜。"

        在内丹修炼实践中,一般炼丹家又将元精和元视为人体生命物质的不同状态,元精是一种物质状态,元则是元精的气化状态和功能状态。

        元精是一种先天性生命物质,贮于肾脏和丹田中,由后天精气(所谓水谷之精)补给营养,并不断气化为元,充盈运行于人体血脉经络之中,使人生命力充沛,精神旺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