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王氏进门



县伯王家,王夫人正在给女儿添置嫁妆,王家对这桩婚事极为满意。贾政向来是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别的不说,对于闺阁小姐而言,自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的,不怪乎王大小姐一副少女怀春的样子,怕是连魂都丢了。

        而荣国公府里贾政在听说了自己的亲事后,原是不情愿的,他也想像大哥贾赦一样娶一位书香门第的姑娘。但能生下贾元春和贾宝玉,王氏的容貌自是不差的,年少慕艾,等贾政不经意间见了王氏一面后,对这桩亲事也就没意见了。哪怕贾代善再不愿意,史氏和贾政都同意了,又还能怎样呢,无奈之下只能让夫人史氏去操持次子的婚事。史氏卯足了力气,为了让贾政的婚事不比贾赦的差,使出了浑身解数,从荣国公府的公库里,乃至贾代善的私库都掏出了不少好东西,硬是置办出了一份极为丰厚的聘礼。

        浩浩荡荡的聘礼抬进了王家,一摞厚厚的聘礼单子也令庶出的王二小姐羡慕不已,王家小辈里有二子二女,其中二子一女皆是王夫人所出,幼女乃是庶出,比嫡出的大小姐小了两岁。

        对于这桩婚事,单从门第上来讲,王家算是高攀了,甚至因为王家有求于贾家,他们的姿态放的比较低。因为王大小姐的牺牲,府里给她准备了一份颇为丰厚的嫁妆,但等看到聘礼单子后,王夫人开始发愁了,相对聘礼而言,他们准备的嫁妆就太薄了。

        府里虽有些家资,但总不能为了一个出嫁的姑娘耗尽所有家底吧,只能再另想办法了。

        晚间回到府里的王县伯在得知此事后,也开始头疼起来,王夫人反而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方法。看着还在愁绪中的丈夫,开口提醒道:“二姑娘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

        王县伯与夫人成亲多年,哪里会不知道王夫人的意思,顿时明白了,一个庶女在他心里自是没有对家族有利的嫡长女重要。故而也不含糊,“嗯,二丫头也可以嫁人了,如今正是好时候,也可以定下来了。”

        王夫人用那张温和的脸庞,说出了与之不相符的冷酷话语,听的人寒气直冒,“府里养了二丫头这么些年,也到了她回报府里的时候了,烦请老爷挑选一个合适的人选。”

        王县伯顺手摸了摸胡须,是呀,想着最近上门的那些人,王县伯心里有了数,让人给薛家传了话。

        薛家乃是金陵豪富,紫薇舍人之后,自己的庶女许给他家,也不算辱没了她。不过到底是商家,哪怕有个皇商的名头,在官家面前也是低人一等的,只要自家还在一日,那薛家就一直得捧着她,也能对得起她生母临终前的托付了。想到那个温顺柔弱的女人,王县伯心里泛起阵阵涟漪,只是这些在王家的未来面前显得那般渺小。

        而接到消息的薛家自是欢喜不已,能与官家结亲与他们家而言自是喜事,哪怕知道这件事之间有算计,薛家也只能咬着牙坚持。身为金陵巨商,且顶着皇商之名,他们薛家自是不差钱的,他们差的是地位。娶个官家女则是不二之选,一来可以给自家找个靠山,这当官的靠山自是不嫌多的,二来可以给子孙铺路,有个为官的岳家或外家,子孙未来的道路自是更加顺畅的。

        想到这里薛家的大少爷心里也不自觉激动起来,赶忙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回了金陵家中,只等着家里长辈来京中定下这门亲事。

        接到信的薛家夫妇也是高兴不已,薛老爷更是快马加鞭,亲自赶往京城。等到薛家老爷赶到京城,休整后上门拜访了王县伯,两人在商讨后定下了这桩亲事。择了一个良辰吉日,薛家老爷与官媒一同上了门,商贾之家与官家结亲,这聘礼自是不差的,况且薛家不差钱,作为长子的薛大少爷成亲,薛老爷自是十分大方的。当然了薛家能这般大方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王家同荣国公府结了亲,如果说王家是一座高山,那么荣国公府就是不可跨越的山峰,对于薛家来说,他们能跟荣国公府拉近关系最好,拉近不了在外面撑场面,唬唬人也是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