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婚事缘由



说起来贾政的婚事还颇有些坎坷,如今贾家走的是武转文的路子,但到底还是在转型中。宁国公府还好一些,有着襄宁公主这位隆兴帝的胞妹在中间转圜,随着贾攸贾敬双双中了进士之后,只要不出意外,宁国公府未来的路已经稳了。荣国公府这边比不得宁国公府,贾代善如今手握兵权,加上贾家一门两国公,着实让人忌惮不已。

        下一代里贾赦和贾政都是朝着读书人的方向培养的,贾代善都已经考虑好了,等贾赦贾政科举之后,哪怕只是有个功名在身都好,自己再托关系或者向隆兴帝求个恩典,好让他们有个一官半职,完成家族的过渡。为了给儿孙铺垫好未来的路,贾代善也是用心良苦,但偏偏两个儿子都不争气,贾赦那是打小就不爱读书,一看到长篇大论的文章就头疼,仗着祖母苏氏的宠爱,一直是在糊弄着。唯有古玩方面有些擅长,毕竟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是用了点心去学的。

        贾政这边史氏在读书方面抓得紧,但为人迂腐,天赋太差,多努力努力,考个秀才还是有希望的。

        眼见着两个儿子都废了,庶出的女儿又不被重视,天资聪颖又好学的贾敏就这样进入了贾代善的眼中,成为了贾代善最疼爱的孩子。

        儿子不成器,那就只能培养孙子了,这儿媳的人选可就得精心挑选了。贾代善请父母给贾赦贾政相看,贾赦的媳妇张氏那是老国公贾源厚着脸皮耍了手段才给定下来的,毕竟是荣国公府的长媳,背景、品行、手段缺一不可,为了给贾赦择一个好媳妇,贾源也是豁出去了。

        到了贾政这里,贾代善自然是想给他挑一个文官家的姑娘,有一个好外家,将来他的孙子也能得利。但贾政实在是有些拿不出手,文官本就不爱与武将勋贵结亲,若是贾政身上有了功名倒也还好,如今一届白身,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荣国公府二少爷的身份了,但他是次子,将来是要分出府的,没有功名日后可要如何是好。要是个有才华的倒也罢了,就当做提前投资了,可贾政实际上是个什么情况一打听就都知道了,这样的火坑谁家愿意去跳。

        襄宁略带着好奇的看着素梅,“政儿的婚事定下了,本宫倒是有些好奇定的是哪家的姑娘?”

        素梅:“公主您肯定想不到,荣府的政二爷定下的是县伯王家的嫡长女。”

        感到惊讶的襄宁问道:“怎么回事?荣府那边不是想找个文官家的姑娘吗?怎么又选了同为勋贵的县伯王家的姑娘”

        “奴婢想着主子您会感兴趣的,一早就让人去打听过了。”素梅面带笑容的回道。

        襄宁撇了素梅一眼,笑着道:“你呀,还不快说。”

        素梅回道:“是是是,您且听奴婢娓娓道来。”

        “荣国公一直在给政二爷相看亲事,但荣国公相看的都是文官家的姑娘,政二爷尚未有功名,家境好一些的姑娘家中看不上他,而家境差一点的姑娘,荣国公夫人又看不上眼。闹得荣国公实在是没办法,只好让荣国公夫人来相看。您也知道,在荣国公夫人眼中,赦大爷娶了张太傅家的嫡长女,那政二爷怎么也不能比他差了去。一开始问的全是六部尚书那一等的人家,人家不予理会,就又将目光转向了其他二三品府中,开口就是嫡长女,这人家不把她打出来都算好的了,自然不会再给她好脸色。”

        襄宁仿佛是在听笑话一般,点了点头道:“不错,史氏的眼光可真不一般呐,二三品大员的嫡长女便是做皇子王爷的正妃都绰绰有余了,一届白身的国公次子也敢肖想,政儿的前途算是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