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下)-第4/5页



在小径旁这段渠水,已经变得平静了许多,彻底失去了疯狂的模样。如果说黑沟那段呼啸狂奔的渠水宛如雄狮捕食,那么这段渠水正如绵羊觅草,不,用小白兔来比喻更加贴切。

这段渠水,宽二十米有余,没有一丝涟漪,更像是一片湖泊,一个硕大的泥塘。漂浮在泥水表面一层枯枝杂叶缓缓向前移动,在告诉我们,其实它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雄狮依然是雄狮,只不过也有养精蓄锐之时。再往前走几百米,又能听见它威武的怒吼,在山谷间回荡。即使是不乐意拍照的我也忍不住录了一段小视频。

再走一百来米,又是一段上坡的台阶,上到坡顶,就是一个千百平左右的水泥平台,这里便是另外景点。

这处景点也没有什么令人惊叹的奇观,只有两个人工的隧道。一个东西走向,一个南北走向,交接点是一个小瀑布。南北走向的隧道是泾河龙王的传说,隧道里有壁画,小桥,流水,尽头是一个小平台,平台镶嵌在山腰,颇有一番风味,可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致。东西走向的隧道,直径更大一些,里面设立了几家卖茶水的商家,再往深处走,是一些别具一格的桌椅,更深处有两条十来米长的用布料做的龙,龙体内微弱的灯光透过布料努力照亮四周,却显得有些乏力。

听游客讲,这里晚上有什么演出活动,应该比较热闹。热闹,我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舞龙我也见过,迄今为止见过比较震撼的便是在敦煌游玩时看到的大型演出《又见敦煌》,自那以后似乎对别的演出都提不起一丝兴趣。我也不明白什么原因,好比吃过肉之后对蔬菜提不起兴趣一样,尽管它们各是各的味道。

爱人终于有些许疲惫,在隧道口找了个地方歇脚。我则负责勘探前方情况,隧道的尽头十几根交叉的钢管,挡住了我前进的步伐,上面挂着一个牌子,写着“前方施工,禁止游玩,后果自负”。抬手轻抚牌子,这少见尘埃的深处,牌上竟也积满了灰尘。

隧道尽头左边,是一个高度在两米左右的小隧道,里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小射灯,一眼望去,在大概十几米的地方被一个转弯止住了视线。这充满迷幻色彩小隧道的确有些诱人,不过出于对时间的考虑,我并没有进去一探究竟,选择原路返回。人通行于小隧道里和坐在大巴行于大隧道,并没有多大区别,我在心里宽慰自己。

走到出口的时候,不知爱人什么时候已经坐在一张秋千之上,唤着我荡她。大秋千没坐得了,小秋千还是得体验体验的。看着爱人开心的笑,听着她欢快地叫,顿时感觉周边的一切都失去了光彩,这也让我对自身的作用得以肯定。

这处景点还有一个对我来说比较新鲜的地方,就是一个二十来平,高五十厘米左右的气垫池,里面都是用不知道什么机器造出来的泡沫,几个小孩在里面玩的不亦乐乎。我内心深处多么想像那几个小孩一样,扑进泡沫池里来几趟“驴打滚”,但后天的理性战胜了先天的感性,只能捏起一小撮泡沫,看了看,闻了闻,仅此而已。

太阳顽强的缀在西边,迟迟不肯退场。看起来似乎时候还早的很呐,一看表,却不得不狠下心离去。

景点出口处的商家多了几家,再为夜场做着准备。我瞥见有一家卖油桃的,走上前去,打算买几个尝尝,最后因为老板没有水洗油桃,还是没有买。

郑国渠,挺好!

之后我才了解到,它最初被发现时不过是一处遗址,就是一个坐落在地球上一处小山沟而已,现在的水利工程,也是最近这些年才恢复的。我不懂历史,也不太了解文化,所以迷茫。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知道有个人,他叫嬴政。又有多少人,这辈子只是听说过长城。我只知道,景区,绝大多数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叫什么不重要,在哪儿也不重要,要有吃喝有玩的,有意义有深度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人心甘情愿来埋单。毫不夸张的说,我可以随手从地上掬起一把泥土,说,这可是经历了亿万年的宝贝呀。然并卵!

让我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推着爱人荡着秋千,博得红颜一笑。我自己的变化,自己能体会得到,感受得来,包括遏制自己的**,佯装自己的热情。令我迷惑的是,是身边人无形的改变。爱人曾经最喜欢吃的苹果,如今很少见她啃起,倒对以前不怎么感冒的烤肉渐渐热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