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敏”探春-第4/6页



只觉里面鸦雀无声,并不闻碗箸之声。一时只见一个丫鬟将帘栊高揭,又有两个将桌抬出。茶房内早有三个丫头捧着三沐盆水,见饭桌已出,三人便进去了,一回又捧出沐盆并漱盂来,方有待书、素云、莺儿三个,每人用茶盘捧了三盖碗茶进去。一时等他三人出来,待书命小丫头子:“好生伺候着,我们吃饭来换你们,别又偷坐着去。”众媳妇们方慢慢的一个一个的安分回事,不敢如先前轻慢疏忽了。

———

从“皆在廊下静候、只觉里面鸦雀无声、并不闻碗箸之声、众媳妇们方慢慢的一个一个的安分回事、不敢如先前轻慢疏忽了”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贾探春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威信。所以,笔者说,《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赵国基殡葬银子”一事,才是最能说明贾探春的“敏”。

——————

第四件事

通过王熙凤和贾探春的结盟,说明贾探春的聪敏。

贾探春是一个未出阁的年轻的姑娘。她凭着她的敏锐,一下子就想到了姨娘的出身不同,待遇也不同。贾探春还一下子就想到叫吴新登的媳妇举几个贾母屋里的老姨奶奶作例子听听——因为贾母屋里的老姨奶奶年纪大,那些老姨奶奶的父母家人,不在人世的几率更大。贾探春还有理有据地,利用王熙凤,利用规矩,驳斥了吴新登的媳妇三番四次的搪塞。贾探春还戳破了像吴新登的媳妇这些仆妇的心思。最后,贾探春成功地让吴新登的媳妇取来了旧账。

为什么王熙凤特意打发平姑娘(平儿)说话来了?因为按照荣国府旧例,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只有二十两殡葬银子。王熙凤恐怕李纨和贾探春不知道有这个旧例。

贾探春坚持按照旧例来。贾探春连王熙凤都驳斥了一番,拿出现在是她管理荣国府的姿势来。

贾探春有能力,又聪敏而明白事理,对自己的位置认识清楚,合理利用资源。贾探春一端出现在是她管理荣国府的姿势来,平儿也要一边垂手默侍。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第753页。

忽听有人说:“二奶奶打发平姑娘说话来了。”赵姨娘听说,方把口止住。只见平儿进来,赵姨娘忙陪笑让坐,又忙问:“你奶奶好些?我正要瞧去,就只没得空儿。”李纨见平儿进来,因问他来做什么。平儿笑道:“奶奶说,赵姨奶奶的兄弟没了,恐怕奶奶和姑娘不知有旧例,若照常例,只得二十两。如今请姑娘裁夺着,再添些也使得。”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第753页。

探春早已拭去泪痕,忙说道:“又好好的添什么,谁又是二十四个月养下来的?不然也是那出兵放马背着主子逃出命来过的人不成?你主子真个倒巧,叫我开了例,他做好人,拿着太太不心疼的钱乐的做人情。你告诉他,我不敢添减混出主意。他添他施恩,等他好了出来,爱怎么添添去。”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第753页。

平儿一来时已明白了对半,今听这一番话,越发会意,见探春有怒色,便不敢以往日喜乐之时相待,只一边垂手默侍。

———

平儿通过贾探春处理“赵国基殡葬银子”一事,看到贾探春有能力,有魄力。平儿想为王熙凤拉拢贾探春。因此,平儿帮着贾探春压服荣国府管事的众仆妇。

当然,平儿这样出力帮贾探春,不是为了贾探春,而是为了她的女主人王熙凤。

为了巩固威信,贾探春还选择和王熙凤结盟。贾探春对平儿说的这番话,就是试探之意。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第758页。

探春气方渐平,因向平儿道:“我有一件大事,早要和你奶奶商议,如今可巧想起来。你吃了饭快来。宝姑娘也在这里,咱们四个人商议了,再细细问你奶奶可行可止。”

———

王熙凤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愿意和贾探春结盟。

你看,王熙凤亲口说,“如今他既有这主意,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这就是结盟的意思了。

王熙凤愿意和贾探春结盟,有两个原因,一,贾探春聪明敏锐(心里嘴里都也来得),二,贾探春是荣国府(曹霑家)唯一的嫡支,她是曹寅和李氏(贾代善和贾母)的唯一嫡孙,是曹顒和马氏的唯一后代(咱家的正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