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燕州处境



燕州在大景疆域的北部靠西,北面与凉州相接,西边与青州相接,东边靠着冀州,南边正是潼州。其中青州,凉州都是边境,常年有外族侵扰的问题,又以北边的凉州面对的匈奴最是凶悍。

        按理说,燕州虽不如国都所在的雍州繁华安稳,也不如江州,淮州这样的鱼米之乡富庶安定,却也称得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好地方了。

        但是那是寻常时候。

        如今的情形,西边的青州本就有夷族时不时的侵扰,后来又成了流民聚集之所,乱匪军起后时任青州牧并未第一时间重视,让乱军得以不断壮大,最终冲破了青州牧的府邸。青州牧一家惨死,大半的青州官员被杀,使得整个青州落入无人掌管主事的境地。朝廷也是因为一朝州牧被乱民所杀这等“丢脸”之事才开始筹军准备清剿乱军,派出了大将军领兵。

        乱军主力与朝廷军交战的主战场最终落在了潼州而非青州,意外却也必然。在朝廷要剿灭乱军的消息传出后,当时已算是占了大半个青州的乱军,因为此时规模壮大,而当初杀死青州牧和众多过去压在他们头上的青州官员并没有很艰难,这样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乱军的士气,也让他们信心过于膨胀,竟异想天开地觉得大景的其他地方也如青州一样不过如此,生了干脆迎击朝廷军反将朝廷军歼灭的打算,做着兴许能一路打到雍州国都去的白日梦。

        于是,朝廷军和乱军的主力最终在位于雍州和青州之间的潼州打了起来。

        这就让燕州的西边和南边一齐变得不那么安稳。

        北边和东边,原本是安稳的,并未有乱军这样的祸事,自然也不会像西边那边那样时不时有小股的乱军出现的事发生,但不久前的朝廷军大败事后,凉州北边的匈奴果然动弹起来,凉州再次被拖入防卫边关的战事中。

        而东边的冀州……

        冀州是燕州周边四周最后一个“乱”起来的,因代州边关失守代州陷落,蛮族戎羌联合南下,冲过了代州扁平的中央平原直达冀州的大门口。虽然蛮族和戎羌的军队还在集结整合,尚未正式地大规模地强攻冀州,但最初打了冀州一个措手不及的偷袭和后来不断进行的小规模的试探,已经让冀州的王明泉气愤不已,调动力量全心备战了。冀州那边要打起来的仗,眼瞧着便不会小。

        “唉……”

        看着如今的地图形势,李珉长长地叹出一口气来。

        谢必清掀开帘子进帐,正听见李珉叹气:“主公怎的叹气了?”

        李珉看向跟他格外不见外的谢必清,笑道:“我也就是在只有自己的时候叹上这么一回。”

        如今的燕州,压力的确很大。

        最大的压力来源是潼州。

        谢必清又料对了,或者说,其实李珉帐下的许多人都是能猜到这个结果的。

        大将军陈灵锋的大败,是他在听了燕州的“好话”后的气盛轻敌造成的。以他们对这位大将军的了解,他九成九会将这件事怪在燕州的李珉和潼州的陶延之身上。

        因为李珉之前在燕州,以燕州才缓过大灾的民力支撑,远少于朝廷大军的兵力,剿匪安民做得太好,反衬了陈灵锋的平庸甚至无能。也因为陶延之身为一州州牧,没有能够管好自己辖下的人,传出了流言,还在那之后不满不愤于陈灵锋的处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