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战斗总结-第2/3页





        “各位领导,在这次狙击组对骑兵的狙杀中,由于距离较近,女真骑兵高速冲过来,狙击步枪正面打快速移动目标除了首发命中率较高以外,第二枪就有点仓促了,狙击步枪射速较慢,而重机枪也采取了短点**确打击战术,所以对骑兵的阻挡能力就显得弱了,如果不是营长和参谋长的侧射火力支持,我估计女真骑兵能冲到我们面前。其二,我发现在遇到金狗骑兵正面冲锋时,狙击队员的心理素质还有待加强,在射击第二枪时,开枪的时机把握就有点慌乱了,还没有锁定目标就扣动了扳机,因为我们习惯远距离狙击战术,在面对短距离内高速冲来的骑兵集群时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在以后的狙击方案的制定上,要尽量拉开距离,并安排足够的侧射火力支持,同时还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养成与训练。”

        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狙击组长能从被别人忽略的表面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找出规律,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真是不容小觑啊!

        第三个总结的是突击组长唐德勇,身高一米八五的壮汉,腰圆膀阔臂粗腿长,年龄不大,只有23岁,平时像个大男孩却已经是6年的老兵了;喜欢操作重武器,擅长战场格斗;唐德勇的战术特点是:一是勇敢,二是迅猛,是个胆子上长毛的人,擅长根据不同的地形合理分配火力配置,取得最佳战术效果;

        唐德勇站起来,挠挠后脑勺,腼腆地说:

        “领导,这次没有打好,一开始就错了,战车在庄稼地里行驶本身就颠得厉害,还要打击快速移动的骑兵,因为要向心突击,所以全组人员都在车里,接战时只有武器站上的重机枪在射击,火力就很单薄了,后来队长命令原地待敌,我们才有机会把兵力展开,这都怪我有依赖思想,看到队长在就不想事情了,呵呵。刚才文涛哥和晓明哥都说了,我们的思维有点惯性。要改才行。”

        唐德勇给人感觉真是个大男孩,人缘很好,大家都喜欢他。

        轮到渗透组张敬发言,他感觉自己这次作战就像是跟着在打酱油,不过他提到了一个大家都忽略了的问题。张敬今年25岁,也是7年的老兵了,他头脑灵活,沉着冷静,耐得住寂寞,狙击手还擅长战场格斗;本来就是专门干潜伏、渗透、暗杀、偷袭、爆破、绑架、情报收集工作的,观察能力很强。

        他说:“各位领导,刚才其他同志把这次暴露的问题都说到了,我就不重复了,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同志们对金狗的战马有些怜香惜玉啊,古话说:射人先射马,但我们今天在战斗中却舍不得射马,还有意避开战马专门射人,这在无形中削弱了我们的杀伤效果,增加了我们的生存压力,今天我们占据绝对优势,所以没有发生不测之事,如果当我们特战队面临数千金狗骑兵时,还这样托大是要吃亏的。这其实反映的是一种骄兵心态,不知我说得对不对?请领导指正!”

        在座的各位顿时表情呈若有所思状,少顷都点点头,这种自大轻敌的思想好象是与生俱来的一般,连张隽豪都没有意识到,这问题就严重了,因为它具有普遍性。

        电子侦察组组长吴长青最后发言,吴长青今年26岁,身材修长斯斯文文的,是个典型的技术型人才,在电子信息、通讯、无人机技术的使用和维护上是个专家;当然也能熟练操作各种武器,技战术水平很高否则进不了特战队。

        “各位领导,我还没有适应冷兵器战场的电子侦察作战,我会尽快摸索出一套当前环境下,从电子侦查战术组合来看,我想虽然应该比原来那个世界更简单,但是却要面临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没有星斗导航系统的支持,无人机的侦查范围将大大缩小,因为营部的发射站功率太小,只能覆盖两百多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而通讯中继站只有三套设备,这次还没有使用,数据信号传输不稳定,距离稍远就只能当作是遥控航模来使用了,希望引起领导重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