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朋友到来



  星星没有穿鞋,赤着脚跑了出来,一踏出门外,脚底板便感受到了一股滚烫。

  但她顾不上回去穿鞋了,一边跑一边喊道:“朱爷爷,我要买冰棒。”

  老爷爷停下自行车,在路上等着她。

  自行车的后座上绑着一个箱子,上面用棉被紧紧裹着,一掀开,一丝丝凉意扑面而来。

  箱子里都是冰棒,花花绿绿的包装纸看得星星眼花缭乱。

  她不认识冰棒上的字,但她靠着包装,准确地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老冰棍”。

  老冰棍一块钱一根,星星拿了三根。

  她把钱递了过去,问道:“朱爷爷,你明天还卖冰棒吗?”

  卖冰棒的老人是村里人,姓朱,平日闲着无事干,身体又硬朗。

  到了夏天,喜欢隔三差五慢悠悠骑着自行车卖冰棒,满村子转。

  转完了本村,又转去邻村。

  他不图赚钱,只是打发下时间。

  “明天不卖,周末了,要在家陪小孙女。”朱爷爷乐呵呵地说道。

  他一低头,看到星星拱着脚背,只用脚跟和脚趾撑地,用艰难的姿势站着。

  “你这小娃子,怎么不穿鞋跑出来,地板多烫啊,快回去!”

  “好咧,朱爷爷,拜拜。”星星欢乐地喊道。

  她拿着冰棒转身,一溜烟跑远,即使脚被烫得一蹦一蹦的,心里也是欢喜的。

  路旁,小花细细碎碎地开在草叶间,蜜蜂停在花朵上。

  蝴蝶随着她的跑近而振翅飞走。

  阳光晃眼,绿叶纹丝不动,一丝风都没有的中午,闷热得很。

  “爸爸,吃冰棒。”

  “奶奶还没醒呀。”星星看了一眼卧室,又低头看了一眼手上的冰棒。

  “奶奶刚睡着不久,没那么快醒来,我给放冰箱。”

  蒋非说着,拿过剩下的一根冰棒,放到冰箱里。

  蒋非搬了一张长凳到院子里的桃树下,和女儿一边吃冰棒,一边吃上午摘的野地瓜和地菍。

  星星坐在长凳上,一下一下地晃着小脚丫,嘴里哼着她奶奶教的童谣。

  看天空中飘着的朵朵白云,听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等着来串门的猫咪在院墙上探出脑袋......

  蒋非也很享受这样的惬意时刻,让他想起以前无忧无虑的夏天。

  午睡时颤颤巍巍的老风扇、不变的凉席、妈妈手里的蒲扇、蝉鸣,以及同样无忧无虑的小伙伴。

  那时候可真快乐啊!

  ......

  徐海浩一家和江嘉是星期五晚上出发的,下班回家吃了晚饭,洗了澡,拎包出发。

  夏天出门比较轻便,衣服带的少,徐海浩一家三口收拾起来也就带了一个行李箱。

  里面还装着他们带给蒋非妈妈的礼物。

  江嘉出行就更简单了,只背了个不大的双肩包。

  米米刚上车时很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吵得徐海浩耳朵都快长茧了。

  说起这个,米米说话说的晚,快两岁了还不太会除了爸爸妈妈之外的词。

  把徐海浩两口子急的不行,担心儿子语言发育不行。

  那时徐海浩天天盼着儿子多说话,看到跟米米同龄的小朋友叽叽喳喳说话,总是羡慕得不行。

  米米到了两岁两个多月,忽然开窍了,学语言一下子快了起来。

  很快,米米变得很爱说话,说个不停,在他耳边叽叽喳喳。

  徐海浩又有些想念儿子不怎么会说话的时候了。

  带小孩总是这样,他还不会走路,你盼着他走路。

  等他会走路了,什么都要去摸,什么都想去玩。

  你说向东他要向西时,你又会想念他还不会走路的时候。

  米米在车上玩累了,到了睡觉的点,徐海浩哄了半个多小时,米米睡着了。

  徐海浩夫妇和开车的江嘉都长舒了一口气。

  娃一睡着,感觉连呼吸的空气都清新了不少。

  到达白河村时,已经快十二点了。

  江嘉给蒋非打了电话,按着他说的路线前进。

  这个点,村里很安静,只偶尔听得到几声犬吠,路边的人家也早关灯睡觉了。

  “前面就是了,马上到了。”江嘉指着一户亮着灯的人家说道。

  “我看到小非了。”徐海浩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