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学塾-第2/4页





        如莺岁数在众人中间,人也坐在学堂中间。

        许多女孩儿是宁源县人,相互认得,便凑在一处叽叽喳喳说话。那认识的、不认识的,经了介绍,便也熟悉起来。

        大家谈天,无非是问些几岁了,平日里顽甚么,宁源新开的点心铺子有哪些好点心。又有年岁大些的,说那好看的衣裳铺子,首饰铺子。

        如莺有些羡慕,她还没有逛过宁源城的铺子呢。

        又有更大的声音传来,如莺悄悄竖起耳朵听。她身后有人在说定亲的事儿。原来许多人十二、三岁便定了亲。

        定亲她知道,她也偷偷翻看过才子佳人的话本子。都是些落了灰的,堆在库房角落,她寻狸奴时候瞧见了,便翻开看看,有些无趣。

        忽听一个女孩儿惊道:“你明春就要嫁人!”

        另一道声儿回道:“是啊,我今年都十五了,秋日里便要及笄了。”

        “我娘说,嫁人前不许出门,要在家中绣嫁衣。”

        那十五的女孩儿道,“我才不绣,让绣娘绣。”

        “你可真好学,就算明年要嫁人,今年也定要来学塾进学!”

        说这句话的人如莺认识,正是她的妹妹安如芸。

        她忍不住悄悄回头去看那扎在一堆说话的人,更想瞧瞧那明年便要成婚的。

        如莺转头看过去时,那几个说话的女孩儿亦瞧见她,声儿顿了一顿。

        安如芸见如莺转过头来张望,立时移开目光,当做不识。

        一女孩儿道:“那人是谁?你们可认得?我怎地从未见过她?”

        另一女孩儿道:“恐是外县来的。她长得可真白。”

        安如芸不复幼时黑瘦,随着年岁增长,肤色亦渐渐白皙起来,但与如莺那异于常人的莹白相比,仍是差了一截。

        她不想回女伴们的话儿,又不能不回。

        这几位是小郑氏在宁源县交好的太太们的女儿。小郑氏顶着县令夫人的名头出门交际,连带着众人子女间也是相熟的。

        小郑氏常对安如芸耳提面命,这个不能得罪,那个要同她交好,这家的外家在安阳府任知府,那家的表亲在晋北有大商号。安如芸更烦躁的是还要记那些关系谱子。

        她不情愿道:“是我们家的。”

        众女孩儿奇道:“怎地从未听你提过,我们也未见过她?”

        安如芸道:“她只在她那院子里不出来,我祖母让她不用出来问安。”

        众女孩儿生于宁源官宦之家,好些个家中有庶兄庶妹,听安如芸这样一番说辞,便也懂了。

        那明年要成亲的女孩儿懂得门道更多些,不屑道:“原是你们家庶出的,难怪长成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