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158.德妃除恶(不顾佛法为民除害)-第2/4页



“哼,不管你是真没见过,还是有心包庇,今日便让真相公之于天下!来人!将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都呈上来!”刺史大人正声高呼道。

只见身后的官兵,自觉分成两排,几个人赶着一辆马车,走了过来。

马车之上,正是县令命人藏好的那些不标准的衡量器具。

为首一人,正是韩石的另一随从,当时柱子派他监视着县衙的动静,此次也正是他起了作用,引着州府的人前去县衙找到了藏匿的肮脏证据。

“梁安县衙有没有作奸犯科,这便是证据,”刺史大人指了指这些量具,继续说道,“今日便交由在场的父老乡亲,来判断这些东西是否正统?来人,将这些全都搬进粮行去!”

官兵们得令,将这些量具一一搬入粮行内,等待老百姓去检验。

木颉丽万分欣慰,在证据面前,任何人再也无从抵赖。

“请乡亲们共同见证,何为正统,何为歪门邪道,今日请大家当场查验,势必将这些私制的大斛小斛一律销毁,梁安从此邪不压正,天不藏奸,绝不允许再有坑害百姓的事情发生!”木颉丽高声说道。

刺史大人点点头,说道:“乡亲们,请大家一同验证,亲自衡量,看哪些是动过手脚的,斛也好,秤也好,通通都找出来!”

在场民众听得此话,便一拥而上,涌入粮行,用的用木斛量米,用的用木秤过秤。

木颉丽与刺史大人相视一笑,互为赞赏。

“我前日明明用的是大斛量米,为何称出来重量又是对的呢?”韩石还在想着那个问题。

小蝶凑过来笑道:“将军不如随我进去,我称给你看啊,你就明白了!”

“哦,小蝶你会用?”韩石笑道。

小蝶点点头,说道:“我也是仆人出身,这些自然不在话下。”

韩石和小蝶两人也进到粮行里面,看着民众们正参与其中,忙得不迹乐乎。

两人找了一个大斛,便是县衙用来卖米的。

小蝶笑了笑,指了指大斛,说道:“若是要称大斛里的米粮,就得配小秤砣的秤杆,这样才能将错就错!”

“将错就错?这是何意?”韩石虽然知道秤砣自然有猫腻,可还是不太明白。

“大斛量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足秤的,此时你若用准秤去称,就很明显看出来,缺少的斤两,”小蝶说着又拿起一杆秤,配上一个标准秤砣,说道,“将军请看,这是准秤,将军放些米上来,称上一称…”

韩石便用升子装满了米,放到秤上。

“连着升子一起,约为两斤,现在将军,我为你变个戏法,请将军看好!”小蝶说着将小秤砣换了上去,秤杆便开始往上翘了起来,小蝶往后拨拉秤砣,终于稳住秤杆。

“现在将军猜猜是多重?”小蝶眯着眼笑道。

韩石看着秤杆上的星点,完全不明就理,只得傻傻地摇摇头。

“现在变成了两斤半啰!”小蝶指着秤砣绳子挂在的星点上说道。

韩石明白了个大概,点头说道:“他们便是用小秤砣,把缺失的斤两给补足了,可是这个意思?”

小蝶点点头,放下秤杆,说道:“将军正解!若是大斛吃掉二十斤,便只剩下一百斤,而用这个小秤砣,称出来却正好是一百二十斤,你说,这县令是不是狡诈之极!”

“狡诈之极,可恶之极!”韩石摇着头,骂道。

两人弄了个清楚,便走出了粮行。

只见外面地上已经摆放了一堆木斛等衡量器具,这些动了手脚的东西,又重新被老百姓挑了出来,放在一起,等待处置。

“证据确凿,梁安县令,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刺史大人看着这一堆重新被挑拣出来的器具,正声喝问。

“诬陷,诬陷…下官一概不知情啊…”事到如今,这县令只有抵赖的能力了。

梁安太守见形势已无可逆转,只能赶紧落井下石,助自己逃脱罪责。

“刺史大人,如今铁证如山,梁安县令贪赃枉法,为害一方,请大人将他依法处置!”太守大人装作大义凛然,似乎此事与他无关一般。

刺史瞟了太守一眼,笑道:“他早已是罪人,如今本官只想知道你如何证明己身清白?”

“下官奉大人之命,屡次来梁安县核查度量衡,但每次都被县令以款待之名,将下官灌得烂醉,是以每次都草草了之!下官是有失职,并不敢洗脱罪名,但下官实在不知内情,更不敢与之同谋,身犯包庇之罪啊!”太守言之凿凿,煞有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