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158.德妃除恶(不顾佛法为民除害)



“德妃娘娘携太子驾到!尔等还不赶紧跪迎!”

一声响亮的声音,穿过混乱嘈杂之声,回荡在众人耳边。

只见木颉丽拉着高恒,急步走了过来,小蝶紧跟其后。

在他们旁边,一官服模样之人,面色严厉,与之同行。

而在他们身后,几百名官兵紧紧相随。

原来江北州刺史率领州府官兵,随同木颉丽一行,赶到了梁安。

“拜见德妃娘娘,拜见太子殿下!”

不论是购粮的民众也好,就连县衙与韩石搏斗的官兵也纷纷放下武器,皆跪地拜迎。

梁安县令却怔在当场,不知所措,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局势转变吓破了胆。

梁安太守见形式已变,便一把从县令手中夺过将军令牌,小跑几步,跪倒在地。

“臣梁安太守拜见德妃娘娘,太子殿下!”

刺史大人却怒喝一声:“来人,把梁安县令拿下!”

州府官兵一拥而上,将县令按倒在地。

梁安太守回头一看,见那县令一身狼狈,被摘了官帽,剥去官服,披头散发,已如丧家之犬,便赶紧举起将军令牌。

“刺史大人,这是韩将军的令牌,下官一时糊涂,没及时阻止梁安县令的冒昧之举,请大人降罪!”太守哆嗦着说道。

刺史大人哼了一声,接过令牌,毕恭毕敬地递给了木颉丽。

木颉丽往人群中望去,一边朝韩石走了过去,将令牌递了过去。

“将军受苦了!”木颉丽见韩石脸上,脖子上留下的鞭痕,心痛不已。

韩石收好令牌,拱手笑道:“臣一介武将,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娘娘无须担忧。”

木颉丽感激地点了点头,望着在场的民众,离朗声说道:

“乡亲们,我大齐的子民们,你们受苦了,梁安县衙欺压百姓,吞噬大家的血肉,今天便还大家一个公道。”

百姓们见梁安县令已然被扣押,这才彻底松了口气,不再有所顾忌,便欢欣鼓舞地叫喊着。

“还我们公道,严惩贪官恶霸,德妃娘娘英明!”

木颉丽走到县令面前,问道:“你可还认得我?”

那县令颤抖着抬起头,嗫嚅着双唇,说道:“认得,认得…娘娘是木千户家的二小姐,当日,还是...还是臣送你出梁安的呢…”

“认得便好,不然又要说本妃也是冒充的!”木颉丽哼道。

“臣不敢…不敢…”县令哆嗦着低下了头。

木颉丽又看着民众,高声说道:“梁安县令以下犯上,胆敢谋害朝廷二品将军,已是罪不容恕!私自改制衡量器具,坑害百姓,更是罪大恶极,这种品行的人,怎配为百姓的父母官?乡亲们,以后再也不用过这种苦日子了!”

在场民众越来越多,除了买米的,又来了很多人。

众人听说梁安县令下台了,自然欣喜万分,纷纷前来一睹为快,眼见为实。

那县令还想做最后的挣扎,想为自己求得一线生机,矢口抵赖。

“娘娘,臣自知冒犯韩将军,犯下大错,可坑害百姓之事,臣着实冤枉啊…”

木颉丽听得此话,便问众人:“县太爷说,没有坑害过百姓,莫非是乡亲们冤枉他了?”

“无耻之徒,吃人不吐骨头,我家中老娘都饿死了,打死这个混帐东西。”

在场民众怒不可遏,骂声四起,有人想要冲进去,教训这个常年欺负自己的贪官,好在官兵们将他们阻拦在外,不然这县令估计能被众人的唾沫淹死。

众人见不能靠近,有人便脱下鞋子朝那县令砸去,其他人也纷纷效仿。

“乡亲们,稍安勿躁!”刺史大人怕民众误伤到德妃,便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我身为州府刺史,未能洞察民情,不知百姓疾苦,实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今日,我便给大家当面赔罪了!”

刺史大人说着,便抬手躬身,恭恭敬敬地给民众行了一礼。

“太守大人,你呢?”刺史大人说着,走到太守边上,厉声喝道,“本刺史多次命你查验衡量器具,你却阳奉阴违,致使梁安县内,民冤四起,怨声载道,你有何说辞?”

太守带着哭腔,也赶紧效仿刺史大人,连连对着百姓作揖。

“乡亲们,本官对不住大家,对不住大家啊,”太守说着,眼泪鼻涕已是满脸都是,“都怪这县令啊,每每本官来查验,他拿出来的,都是我大齐的正统量具啊,本官哪里知道,他竟然还有私制的东西,隐瞒本官,是本官疏忽了,对不住乡亲们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