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12采石大捷-第3/3页





        可是事情却偏偏有了反转,陈妙常并非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六根清静的小尼,尼姑庵的香火鼎盛,全然是因为这里有一个绝色佳人,在趋之若鹜的少年郎倾慕之中,陈妙常与张孝祥的好朋友潘必正两情相悦,更要命的是暗结珠胎,已然铸下风流债。好在潘郎并非薄情寡意之人,而是央求身为父母官的张孝祥想办法周全。张孝祥听后哈哈大笑,对潘必正说,此事不难,你可出诉状说你二人自小指腹为婚,后因战乱,两相离散,如今请求完婚,我自有主意。

        好生尴尬的美尼陈妙常硬着头皮,依潘郎所言来到官衙,心里七上八下惊慌不安的听从孝祥发落,只听见张孝祥故意铁青着脸厉声发问,好一个“清静堂前不卷帘?”而今又是所为何事?弄得潘郎一头雾水,而妙常则羞红了双脸,更加局促不安。调笑过后,张孝祥的醋意云消雾散,在爽朗的大笑声中成人之美,赋诗落笔判案如下

        “道可道,名可名;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清者浊之源,守不住炼药丹炉;动者静之机,熬不过凡**火。大都未撞着知音,多半属前生注定。抛弃了布袍草履,再穿上翠袖罗裳;收拾起纸帐梅花,准备着罗帏绣幔。无缘处青蒲黄庭消白日,有情时洞房花烛照乾坤”。

        遗憾的是像张孝祥这样的人物,南宋时太少了,文臣养寇自重,武将贪生怕死,在一个大多数人蝇蝇狗苟的时代,有所作为的人都被视为异类,张孝祥的悲剧,时也命也,一个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偷安小朝廷,在暖风中渐渐消磨了意志,注定了败亡,时无英雄,天地陷入末世黄昏中的悲凉,异族的铁蹄在历史的回音壁上即将再次响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