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94高宗即位-第3/4页
随着金军的临近,磁州也日益危险了。赵构离开磁州,但他不知道要去哪里,有点流浪的感觉。在这最为危难的时候,相州刺史汪伯彦带着兵马来迎请他前往相州,这等于是伸手拉了赵构一把。赵构非常感激,从此对汪伯彦言听计从。
赵构到了相州之后,有一天,从东京汴梁城来了一个使者要见赵构,使者携带着一个蜡丸,里面装有钦宗皇帝的圣旨。原来钦宗皇帝知道赵构没有去金营,就任命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让他招募军队起兵勤王。于是赵构就在相州建立元帅府,开始招兵。没几天就招到一万多人。
不久钦宗的圣旨又来了,还是藏在蜡丸里,圣旨里说现在正在跟金国议和,先别着急勤王,缓一缓再说。宗泽等忠臣义愤填膺,说这个密旨是假的,不可能是皇帝的主意,得赶紧出兵。不过赵构明白,仅凭这一万多人去解汴梁之围,肯定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也就是再搭上万把条性命罢了。一时间赵构没了主意,沉吟不语。这时汪伯彦对宗泽等人说,你们有什么证据说圣旨是假的?我们要依旨而行,既然皇上不让去,咱们就得在这儿等着。这一等就等到了东京城破,等到了徽宗、钦宗被俘,等到北宋灭亡。一时国中无主朝中无人,天下大乱。
汴梁城中发生的事情,赵构在相州是知道的。这时群臣给赵构上劝进表,说他现在是赵室皇族仅存的正根,他必须当皇帝,这是他的权力,更是他的义务。
却说张邦昌僭位,群臣议请元佑皇后垂廉听政。朝廷割地请和,乃遣聂昌往河南路、耿南仲往河北路为割地使。聂昌与金虏至绛州,绛人杀之;耿南仲同虏使王汭至卫州,卫人杀王汭。耿南仲迳来投奔康王,康王本来不喜欢耿南仲,但其来奔就宽容他了。康王问他:“倘然金兵追来,如何处置?”耿南仲道:“主公可发令旨,召取各路兵马;张挂榜文,招集四方豪杰。人心思宋,自然闻风而至。”正在商议,忽报:“王元帅带兵三千前来保驾,未奉均旨不敢进见。”康王道:“快与孤家宣来!”军士到城外传旨。王渊来到堂上朝见,君臣大哭一番。康王命王渊坐了,问道:“卿家如何得知孤家在此?”王渊道:“臣于数日前梦一神人,自称东汉崔子玉,托梦叫臣到此保驾。不意主公果然在此。”正说间,又报:“有金陵张大元帅带兵五千前来保驾,在城外候旨。”康王道:“快宣进来!”张所朝见后奏道:“崔府君托梦叫臣保驾。不意王元帅已先到此。”两个又见了礼,各各赐坐。
康王看那王渊一表非凡;张所年已七十多岁,也是威风凛凛,好生欢喜,便问:“二卿,此处地方偏小,城低兵少,倘金兵到来,如何迎敌?”王渊道:“二帝北辕,国不可一日无君。臣愿主公驾回汴京明正大位,号召四方以图恢复。”张所道:“汴京已被金兵残破,奸臣张邦昌守在那里,其心不测,不宜轻往。”
汪伯彦对高宗说,张邦昌是金人扶持的迫不得已,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应该趁早匡正帝位兴复赵宋。门下侍郎吕好问也送来蜡书,说高宗如果不谋自立的话,恐怕会有其他的人想当皇帝。初九,济州百姓说看见城中火光冲天,请求高宗在济州即皇帝位。
这天张邦昌上表请求赵构称帝,赵构没有答应。十五日,皇后亲手书写诏令告谕朝廷内外,要康王赵构即帝位。十六日,文武百官再次上表,还是没有答应。十八日,冯解等人到济州,文武百官第三次上表劝进,高宗答应代理处理军国事务。适逢宗泽来信说南京(今河南商丘)是太祖龙兴之地,距离四方位置适中,槽运又很容易。于是决定前往应天府(南京)。十九日,赵构命令宗泽率军分别驻扎长垣、韦城等县,用来防备发生意外事件。。二十一日,高宗从济州出发,二十四日到达应天府,皇后下诏有关部门准备仪卫兵仗和车驾。二十六日张邦昌来到南京应天府,跪在地上痛哭请求处以死罪,高宗对他慰问抚恤。对所有答应效力金朝的人都不问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