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初带吴钩2
赵元朗心想自己总归是要北上的,安州据此不远,倒不如先把京娘送归家中。便道:“姑娘不必担忧,在下欲往随州,左右是要经过安州,就顺路送姑娘一程吧。”安州在青牛山东方,随州在青牛山北方,其实并不顺路,赵元朗如此说话只是安慰京娘而已。
京娘一开始见他形貌伟大,还有些害怕,这时听赵元朗说肯送自己回家,戒心顿时去了一半,停止哭泣,道:“真的?”
赵元朗拍拍胸脯,道:“男儿大丈夫,说话当然算话。快起来,我们这就出发。”
京娘于是艰难的爬起来,一瘸一拐的走着。
二人一边走一边又通了姓名,京娘原姓赵,又说了家里情况。这京娘安州家中只有老父老母,以酿酒为生。其酒甘甜爽口,成碧玉之色,在当地颇为有名,称之为碧涢酒。相传盛唐时期,诗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路辗转,来到了安州。李白尝过碧陨酒后,就在安州娶妻生子,定居了十年。
赵元朗这才发现京娘腿受了伤,行走颇为不便。心想就这样的速度,何时到的了随州!便道:“京娘妹子,你这样也不是办法,我来背你走吧。”
京娘不肯,她一个黄花大闺女,怎肯让陌生男人触碰自己?扭扭捏捏的不肯答应。
赵元朗见她如此,猜了个七七八八,道:“京娘,江湖儿女,不用见外。再说你多日未归,家中父母定是焦急万分,早一日回去,也能早一日安父母之心。”
京娘一想也是,他见赵元朗形容伟岸,脸上一红,道:“如此,我们约法三章,赵大哥若是答应,京娘从命便是了。”
赵元朗道:“你且说来听听。”
京娘道:“第一,此后我们兄妹相称,以堵众人悠悠之口。”赵元朗想如此行路方便得多,应了。
京娘又道:“第二,赵大哥送我归家后,须得向家中父母禀明原委。”那时人将名节看得很重,尤其是像京娘这种待字闺中的女子。不要说带陌生男人回家,就算是抛头露面都已经算是胆大包天了。“
赵元朗心想,这女子些许小事儿怎地如此麻烦,又答应了。
京娘正准备说第三章,赵元朗阻止道:“京娘妹子,不用说了,我都答应。咋们速速启程吧!”
京娘心中一喜,脸上似火烧一般,声如蚊蝇,道:“小妹一切但凭大哥做主。”
赵元朗这才背了京娘,大步往安州而去。京娘在他背上只觉温暖无比,赵元朗奔行甚快,京娘害怕之下,双手从背后搂住赵元朗的脖子,俯身贴在赵元朗背上。
赵元朗背上的京娘轻飘飘的,柔若无骨。京娘又大又软的胸脯贴在赵元朗背上,撩拨得赵元朗心猿意马。赵元朗这时又想起家中的婆娘,自从离家之后,有些日子不见了,此间甚是想念。
京娘又问起了赵元朗家中情况,得知赵元朗已经娶妻,失落之情,难以言表,伏在赵元朗背上再也不说话。
夜晚他们又找了个山洞,赵元朗是夜守在洞外,丝毫不曾逾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