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初带吴钩2-第2/3页





        京娘在洞内心绪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她见赵元朗容貌仪仪,又持重守节,是个正人君子。此人人品相貌皆是上上之选,若能得夫婿如此,此生定当无憾。

        赵元朗在洞外确实想念着家中许久不见的妻子。玉佩在手中反复玩转,伴着天边明月,就这么在洞外守了一夜。

        赵元朗生于军营,长于军营,父亲也是掌兵之人,时有战事,不能时常教导他。在遇到发妻贺氏之前,他一直游手好闲,醉酒闹事,打架斗殴,是当地一霸,为乡邻所恶。

        贺氏贤良淑德,嫁与他后,时常鼓励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应立万世之功名。为恶乡邻,实非男儿本色。赵元朗此番才大彻大悟,痛改前非,遂离家游历江湖,这才到的流月城。

        次日清晨,红日喷薄而出,赵元朗心有所感,自言自语道: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恰好此时京娘醒来,听到了赵元朗所念,心想赵元朗气魄雄伟,非常人可及,就更加倾心于他了。

        二人又走了一日,到傍晚晚时分,安州城已遥遥在望。路上赵元朗待京娘真的似兄妹一般,毫无半点不轨之心。京娘此时愈加钦佩这位兄长。

        愈近安州城,京娘愈显得不安,她心里想道:这一回家了,那还会有如此机会去表露心迹呢?“于是为了拖延时间,又以各种借口,不要赵元朗背负自己前行。

        眼见马上就要到了,二人却越走越慢,京娘三番五次的鼓起勇气,想跟赵元朗挑明,只是话到了嘴巴又咽了回去。赵元朗见她如此,似乎明白什么,也不作声。终于,二人还是到了城中京娘家。

        赵老汉夫妇自从不见了女儿,终日以泪洗面,形容枯槁。见女儿失而复得,一家三口相拥喜极而泣。赵老汉知道是赵元朗护送京娘回来,又见他二人兄妹相称,自己平白无故得了这么一个英雄般的儿子,又是欢喜不已。

        晚上京娘母女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好菜,赵老汉作陪,又拿了碧陨酒,二人边吃边喝边聊着。赵元朗本就一路饥苦,如今狼吞虎咽自不在话下,丝毫不讲风度,喝到碧陨酒时又交口称赞不已。

        酒过三巡,赵老汉道:”如今我年迈,膝下只有京娘一女,我看京娘对你情根深中,老汉便舔着老脸,替京娘向赵壮士提亲。这些年我稍有薄产,够你与京娘花销这辈子了。“

        赵元朗放下酒杯,正色道:”赵老爹有所不知,一者,我已娶妻,发妻与我情谊深厚,我不可有负与她;二者贤妹非是我胶柱鼓瑟,本为义气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而舍大义,与那些个盗贼何异?三者,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赵老爹今夜我们只喝酒聊天,不谈其他。“

        只见京娘从后堂哭着跑进来,对赵元朗道:”恩兄高见,小妹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衔环结草。“又哭着跑开了。不管身后找老汉夫妇的呼喊之声。原来京娘自己脸面薄,遂央求赵老汉为她说媒。二人在前厅饮酒时,她母女一直在后堂林聆听,此刻赵元朗表明心迹,她才忍不住冲出来诀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