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香韵县-第2/3页





  说罢,二人坐在桌前,对着打开的荷叶包狼吞虎咽起来。

  这高学思虽然平日里看上去举止儒雅,但是吃起东西时,吃相之难看比起一日没有进食的白琼羽还要更甚几分,仿佛被饿了一天的应该是他一般。

  高学思问道:“你多大了?”

  白琼羽思索了片刻,他的确没有太在意自己的年龄,毕竟在岛上修炼武功的那段日子里,他差点都把四季交替给忘却了:“大概……十四岁?”

  高学思一边啃着鸡腿,一边大笑起来:“什么叫大概呀?你居然连自己的年龄都记不清楚。我还有两个月便满十六,马上就要成年了。”

  东水国拟定十六岁便是成人。

  高学思嘴里咬着东西,含糊不清道:“你不上学吗?”

  白琼羽闻言,这才回忆起自己在昭平时还在官员子弟私塾中念书,已经通过了乡考成为童生。

  按照白师承的计划,抵达天宁郡之后便可以进入学堂上学。

  他答道:“没念书了,不过读过一些史书典籍。”

  这倒不是吹嘘,毕竟白琼羽在镜湖岛的书屋内所习读之典籍,莫说是学堂学员了,比起学府里的学士都当仁不让。

  高学思惊异道:“你居然还读过史书?我都还在学堂上学呢。”

  他转念一想,又道:“那我来考考你,今夕何年?”

  “应当是宏康七年,东仁宗赵朔……”

  高学思连忙将他的嘴巴堵上:“切记,对外不可直言皇族之姓,否则视为欺君犯上。正常来讲,应读作仁宗皇帝朔,皇太子辰等等。”

  说罢,又问:“近年来有何大事?”

  “嗯……南林国太子晴斩断界碑宣战,朝廷举兵进攻,擒拿太子晴回昭平,并处以车裂之刑。”

  白琼羽有些结巴,他所看的典籍多是记载仁宗皇帝之前,历任先皇执政期间的事情,对于宏康年间发生的事情少之又少。

  “倒也差不多,只是不够详细。朝廷破南林,处死太子晴后,又与南季昭王签订了‘尊仁之约’,又叫‘高阬五律’,规定南林国为我朝附庸,使南季昭王对仁宗皇帝俯首称臣。”

  “我本以为打完仗一切都会好转起来,只是去年冬天外高宁族又大肆来犯,朝廷方才结束了南方战事,却又受累于北方战场。连年征战使得各类民间赋税越来越高,百姓们的日子可是越来越难过了。”

  “因为战事,朝廷调走了原本驻扎南林国的三军,其中艮山军和坎水军远赴北方作战,兑泽军则留在了大西州西出关一带镇守,休养生息。”

  白琼羽撇了撇嘴:“这些东西知道了又有何用处。”

  高学思笑道:“这你就不懂了,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虽然家庭富裕、生活优越,但却并不只满足于此。等我考上天宁学府以后,便去苦读士学,未来也要做个受百姓爱戴的父母官,造福一方水土。”

  白琼羽被他这番理想打动了,可是一想到自己父亲身为朝廷命官,一身正气,却……

  高学思突然说道:“对了,还有件事情你知不知道?此前在大西州可谓是闹的沸沸扬扬。”

  白琼羽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什么事情?”

  高学思压低声道:“西州截官案!”

  白琼羽瞳孔紧缩,他语气颤抖:“你清楚这个案子吗?”

  “七年前,仁宗皇帝登基,上任亲政,改国号为宏康,后调任文庭户部巡抚往大西州天宁郡任职郡守。负责护送郡守大人的官兵车队在进入剑湖川一线天后,遭到匪盗埋伏,包括郡守在内的四十七人全部阵亡,唯独其子不知所踪。”

  “消息传出之后,皇帝龙颜大怒,没想到这大西州的匪寇居然连朝廷命官都敢杀。于是乎,仁宗皇帝亲自下令,立即组织一支调查队伍,由礼部尚书全权指挥,派往大西州彻查此案,并发布公文,要求地处剑湖川周边的各城县官府全力配合。”

  “此案调查维持数月,其中牵系的官员下至衙门捕快上至城镇总督共一百七十余人,涉案人员共四百余人,全部按律处以刑法。”

  白琼羽连忙问道:“那最终的结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