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王箫恨已逝,今朝凤凰情正浓三-第2/4页





    大宝殿内。

    因着李治尚在前殿治政,未曾归寝,李弘又早早儿睡下,媚娘便独自一人,在宫中看书候李治归。

    不多时,明和奉药汤入内,却看着媚娘又换了一本《淮南子》正看得有味,于是便忍不住轻道:

    “娘娘,您若闲得紧,那明和与您寻几本轻简些的散史便罢了,这书吃人心思得紧,娘娘还是少些费神的好。”

    媚娘闻言,极是好奇地抬头看着他:

    “你怎么就知道这书吃人心思了?我可记得你从来不看这些的。而且这淮南子于世而言,个个都说是修身养性的罢?”

    “是么?”

    明和摇摇头:

    “若果然是修身养性的,又怎么会有兵略训一卷?”

    媚娘扬眉:

    “你看过?”

    “一入宫的时候,清和与明和就知道咱们兄弟本来就是要被主上恩点来侍奉御前笔墨,又或者是随奉娘娘驾前,所以早早儿地,师公与师傅们就安排好了先生教咱们兄弟,免得将来奉着二位圣人的时候扫了兴。”

    明和一边儿仔细地将药汤试过毒,又取了细盅沾了一点亲自试过之后,才与媚娘而食:

    “所以娘娘,眼下您胎气正在关要的时候,能少费心还是少费心罢。”

    媚娘含笑看着他,点了点头道:

    “没错,原本是该这样的……

    不过也无妨。”

    一壁说,她一壁端过药汤一饮而尽,然后将药碗交与明和,自己却伸手轻抚着已然隆圆的小腹:

    “孙老哥有句话儿说得巧,女子怀胎之时,其母所食,便是孩儿所食,其母所饮,便是孩儿所饮……

    那……”

    她抿唇,侧头一笑:

    “你说若是其母所阅所知,岂非也就成了孩儿所阅所知?

    我倒觉得,比起这些苦死人的药汤来,多叫我读两本好书,养一养心性,这孩子说不定还能多修得些慧根呢!”

    明和一怔,倒是被媚娘说得只能苦笑摇头,又看了一眼那书卷名,淡淡道:

    “娘娘也是真知着了……

    那王氏今日里刚向掖幽庭令要纸笔,说要将这些日子以来所读此书的所得所悟书于纸上,以待日后成册付梓,娘娘便也想起来要看了。”

    媚娘垂眸,含笑不语。

    明和说完这话时,自己本也一愣,暗悔不该提那扫兴的人物,可如今一看媚娘神色如此,竟渐渐也有些明白过来,不由睁大眼轻声道:

    “娘娘……”

    “她想着什么,我也知道。

    所以我才想看一看,这淮南子里,到底还有些什么我不知道,而能够触动她的东西。

    说起来虽然无奈,算是我跟着她的步子走……

    可倒也并非一无所得。”

    这话一说出口,明和立时挺直了背,将拂尘握在手中,肃然道:

    “娘娘可有何发现?”

    “也没什么……

    只是突然发觉,这单独禁她一人,叫她有了沉下心来好好儿定神静气的机会,竟对她来说也是个转机呢。

    不过只可惜……”

    媚娘淡淡一笑,眉目之间,尽是傲然之色:

    “若论起这后庭之争,她或者可一争长短。

    若是她现在才想起来要往朝堂之上,往天下之间争一争……

    却是晚得太多。”

    眉目一扫,她转视明和:

    “传我密令,明日请英国公夫人慈恩寺密见!”

    明和目光一凝,轻道:

    “得令!”

    次日午后。

    麟游,万年宫。

    当今圣上,高宗帝嫔,昭仪武氏,因近有孕于身,颇感胎震频频,故着请圣意,乃往京中慈恩寺先圣皇后娘娘文德灵殿之中,求得相符佑。

    李治闻言,颇感不舍,又因久未至母灵前进香叩拜,便欲着旨同行。

    驾未动,便传外报,道英国公李绩前请圣驾得见,无奈,不得出,乃再三殷殷而告,使左右务必顾得昭仪安,乃着其只得于慈恩寺中得灵佑一宿,便当早归。

    (灵佑,就是祭拜之后住在寺里一宿,认为是一种得到先人的英灵庇保的方式)

    媚娘谢恩,酉时燕起而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