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储立位,步步违心一-第2/4页
否则只怕日后,当年那韦尼子造的孽,还要连累咱们一二呢?
娘娘,便不为自己,为纪王殿下想一想也是好的啊!”
韦贵妃闻言,便低头不语,良久才道:
“说罢。”
“娘娘,昨夜陛下封东宫太子妃,又是太子殿下亲封东宫嫔侍的,可是热闹隆重了一番。尤其是陛下,对那太子妃王氏,赏封颇多。
是故许多人都在想着,只怕那太子妃是极得陛下欢喜的。
可是呀……娘娘,昨夜太子妃初封的大喜日子,太子殿下却是去先幸了一个小小的昭训了!”
韦贵妃闻言,便一怔:
“这是怎么回事?依礼依制,都当是先幸正妻,再幸侧室呀?”
“可不是?最奇怪的是呀,陛下知道了这事儿,居然没有生气,还教内侍监王公公,一大早去劝告那王氏,道太子近日事多心累,故有此行……
还教她要多多有些容人之量呢!”
韦贵妃微一沉吟,便道:
“本宫记得,那刘昭训之父,不过是个五品郎官,怎么陛下这般喜爱,处处维护于她?”
“奴婢也觉得奇怪,是故便去寻了人,问那刘昭训之事了……这才知道,娘娘,昨夜这刘昭训之所以能抢了太子妃的幸,正是因为甘露殿里的明安公公安排了的呢!
娘娘您说,这明安公公可是陛下身边王公公的徒儿,那才是真正陛下的心腹呢!他此番,只怕却是得了陛下的心意呢!
而且呀,听说后来陛下还因为那内侍监王公公提及太子妃时,一时口误用了正宫二字,发了好大一通火呢!险些将王公公治罪。”
韦贵妃冷笑:“怪不得陛下不喜她……连东宫的丽正殿还没住上,便想着这正宫中的立政殿了……
也不想想,当年皇后姐姐确是身居东宫却以正宫自居——可那是因为太上皇还在,陛下不能龙归正位,是故才得以正宫自称。
那是殊荣,是太上皇和陛下都手诏赏了的!
她王善柔一个刚刚才受了封的东宫妃,还没坐热那鸾座呢!
便想自称正宫?
难怪宫里人都说,若非她出身太原王家,是氏族谱上的前贵,又是大长公主亲自强荐的婚事,陛下再不会允了她的……”
“可不是?
陛下不喜欢她,太子殿下就更不喜欢她了。依奴婢看呀,这王氏以后,怕是没什么安稳日子过。”
韦贵妃却摇头,半天不语,而后才道:
“你这话却错了,方才本宫便说了,她身为太原王氏女,是氏族谱上的显贵,关陇一系的大族。便是咱们韦氏一族,也得见面三分情呢!何况是一向以礼待诸族的陛下?
是故陛下再不喜,也要允了这桩婚事的。说句不太中听的话,这桩婚事,明着看是陛下因孝顺大长公主才应的,实则……
怕还是因为她是王氏女,根基深厚,不得不纳才对。”
萧尚仪点头道:“娘娘所析有理……不过娘娘,奴婢说这王氏怕是没有好日子过,却是有些原因的。
娘娘可知,昨日陛下赐采女三百,太子殿下却只取了四女之事?”
“稚奴那孩子,自幼便是个淡泊的,不似他那不争气的五哥**声色,这有什么奇怪的?”
“娘娘,若依太子殿下的素性儿,这般却是不奇怪。
可奴婢昨日去行值,与这四女见面,登录名书,诏其名位时(这些都是尚仪的职责),才发现一件事。”
萧氏神秘一笑。
韦贵妃看着她的笑容:“何事?”
“娘娘,您可还记得,那延嘉殿中一直禁足着的武才人?”
韦贵妃眼前,立刻浮现出一张绝色容颜,乃叹道:
“那般稀世的人儿……
但见一眼,便再难忘记……
何况是多承她之恩的本宫?
怎么,她与此事有关?”
萧氏不答,只含笑从袖中取了四女之名书,翻开第一本良媛郑楚儿之画像道:
“娘娘,这良媛郑氏,极擅舞制……您看她这小像,一身石榴色舞裙,又金冠散发……
这般神态这般舞姿,娘娘,您不觉得,颇为眼熟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